第237章 以备不测

关灯
    此言无错,皆为民,不过强弱之分。

     然强民过盛,必削弱之,方能稳固己身。

     燕王刘煜正为此而行。

     长久以来,通过打压强民,扶持弱民,使得昔日的强者与弱者逐渐趋于平衡。

     这一策略让燕王刘煜的统治愈加稳固,麾下精兵强将云集,夺取天下指日可待。

     除非刘煜在无子嗣的情况下意外离世,否则无人能够动摇他的地位。

     司马徽叹息道:“燕王刘煜治理下的冀州富庶无比,再加上幽、并两州的精锐骑兵,谁能与之抗衡?” 连鲜卑、乌丸、匈奴这些胡人部族也被他征服,其南下之势只是时间问题。

     而黄河以南,群雄割据,袁绍占青州,曹操据兖州,公孙瓒、刘备分据豫州,袁术控制扬州,刘表镇守并州,各自为政,形同散沙。

     司马徽早已看清结局,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我需亲自北上一趟。

    ” 陶谦在徐州州牧府中询问陈登与糜竺的意见:“元龙、子仲,你们如何看待袁绍的联盟提议?” 陈登严肃答道:“大人,我认为应与其结盟。

    ” 身为世家子弟的陈登,心中始终以家族利益为重。

     正如后世刘备任徐州牧时,他曾竭力辅佐,但在刘备离去后,他并未追随,而是转向曹操。

     糜竺亦来自富商家族,虽不及世家显赫,却也是东汉四大豪商之一。

     得知刘煜恢复汉武帝时期的商税政策后,他自然不愿缴税,遂支持与袁绍结盟。

     “罢了,我已知晓,你们先退下吧。

    ” 陶谦轻轻点头,对两人说道。

     陶谦能稳居徐州刺史之位,全靠世家扶持。

     陈登所属的陈氏与糜竺所在的糜氏,正是徐州两大望族。

     即便陶谦本无意反对,但只要陈登、糜竺及大多数徐州世家赞同的事,他便无力回天。

     豫州的公孙瓒因早与袁绍联手,自然不会拒绝再度合作。

     扬州的袁术虽轻视被过继取代的袁绍,却也无理由推辞合作。

     荆州的刘表未明确表态,因刘煜同属汉室宗亲,他不便公开否定合作可能。

     而刘表治理荆州同样依赖世家,怎会轻易效仿刘煜? 最终,占据豫章、吴、会稽、丹阳四郡的孙坚也支持袁绍。

     于是六大诸侯齐聚陶谦领地——徐州东海郡兰陵,共商大事。

     徐州乃四面交战之地,北接青州,西连豫州、兖州、扬州,南临扬州江东四郡。

     因此,袁绍、曹操、公孙瓒、袁术与孙坚等人才决定在此会盟。

     一来陶谦实力较弱,可令他们安心;二来徐州与诸人皆接壤,便于支援,无需穿越他人辖境。

     至于东面则直通大海。

     故自古以来,徐州并非兴盛之地,因其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仅凭地理位置难以有所作为。

     “此次会盟,文长有何高见?” 刘备正色问陈群。

     提起陈群,他曾亲自拜访离去的刘备。

     一番交流后,刘备认为陈群才华横溢,遂拜其为军师。

     “主公,依文长之见,此番会盟,您不宜过多介入。

    ” 陈群凝视刘备,严肃说道。

     “何故?” 刘备听后,目光转向陈群,疑惑地询问。

     “主公身为汉室宗亲,怎能自相残杀?” 陈群反问,一句话让刘备瞬间冒汗。

     若非陈群提醒,他定会趁着会盟的机会,让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