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变态杀人案件(三)
关灯
小
中
大
第三天上午八点,天江市刑警支队会议室内,气氛空前紧张。
桌上摆着七起命案的资料复印件。
七名女性,年龄从二十三岁到三十五岁不等,职业涵盖前台、文员、外卖客服、瑜伽教练、自由插画师等,均为独居,死因分别为跌落、高空坠物击打、煤气中毒、溺水、勒颈、药物中毒、利器刺伤。
起初都被归为意外或自杀,甚至有两起结案时没有立案调查。
但如今,细节被逐一放大,联系被逐渐串联。
程望站在最前面,目光扫过满桌资料:“我们能肯定,这不是巧合。
” 他在白板上写下两组关键词:“死亡仪式感”“女性特征标签”。
“于尚是直接凶手的可能性极大。
但他无法独立完成全部七案,至少其中三起——远在他常住地之外,案发当天他有明确不在场证据。
” 林卓立刻补充:“这说明有共犯,甚至是主谋。
” “那这个主谋是谁?”贺静追问。
程望抬手,在白板上写下一个时间点: 三年前,林梦死亡。
“这是第一起命案。
于尚动手没错,但问题是,他从哪里学会了这种极具仪式感的杀人方式?” 林卓接话:“他不是天生变态,是被引导的。
” “有人在利用他。
”程望目光如电,“那人不一定动手,但他是设计者,是导演。
” 众人沉默。
这意味着案情已经从单一连环杀人,升级为犯罪操控型共谋案件。
而这类案件的最大难点,不是找出刀子,而是找出握刀的脑子——那只藏在幕后、从不出现,却无处不在的“手”。
此时,警队副队长李正浩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份机密文件:“于尚精神司法鉴定初步结果出来了。
” 他将文件摊开:“临床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社交恐惧伴随强迫型思维,但未达到刑事责任
桌上摆着七起命案的资料复印件。
七名女性,年龄从二十三岁到三十五岁不等,职业涵盖前台、文员、外卖客服、瑜伽教练、自由插画师等,均为独居,死因分别为跌落、高空坠物击打、煤气中毒、溺水、勒颈、药物中毒、利器刺伤。
起初都被归为意外或自杀,甚至有两起结案时没有立案调查。
但如今,细节被逐一放大,联系被逐渐串联。
程望站在最前面,目光扫过满桌资料:“我们能肯定,这不是巧合。
” 他在白板上写下两组关键词:“死亡仪式感”“女性特征标签”。
“于尚是直接凶手的可能性极大。
但他无法独立完成全部七案,至少其中三起——远在他常住地之外,案发当天他有明确不在场证据。
” 林卓立刻补充:“这说明有共犯,甚至是主谋。
” “那这个主谋是谁?”贺静追问。
程望抬手,在白板上写下一个时间点: 三年前,林梦死亡。
“这是第一起命案。
于尚动手没错,但问题是,他从哪里学会了这种极具仪式感的杀人方式?” 林卓接话:“他不是天生变态,是被引导的。
” “有人在利用他。
”程望目光如电,“那人不一定动手,但他是设计者,是导演。
” 众人沉默。
这意味着案情已经从单一连环杀人,升级为犯罪操控型共谋案件。
而这类案件的最大难点,不是找出刀子,而是找出握刀的脑子——那只藏在幕后、从不出现,却无处不在的“手”。
此时,警队副队长李正浩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份机密文件:“于尚精神司法鉴定初步结果出来了。
” 他将文件摊开:“临床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社交恐惧伴随强迫型思维,但未达到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