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同甘共苦

关灯
    肖英清晰地数着日子,她们已踏入草地十天了。

    又迎来了一个晴朗的晚霞如诗如画地展现在眼前,阳光宛如轻柔的薄纱,洒落在草地和战士们的身上,总部和党校的同志刚刚完成宿营的准备工作。

    总司令迈着稳健的步伐走来,他身着那件打满补丁的灰色粗布军服,那密密麻麻的补丁,恰似岁月镌刻的勋章,熠熠生辉;脚蹬一双破旧的草鞋,每一步都似蕴含着脚踏实地的力量,坚定而有力;背着一个斗笠和一个公文皮包,斗笠上的蓑草稀疏得如同老人的白发,公文皮包也磨损得如同饱经沧桑的面庞;手中拄着一根棍子,棍子的两头已被磨得如镜子般光滑,这根棍子,宛如一位忠实的伙伴,不知陪伴他穿越了多少崎岖坎坷的山路。

     肖英满脸狐疑地看着警卫员,不解地问道:“张排长,总司令年纪这么大了,你怎么不给他准备一匹马呢?”张排长连忙将肖英拉到一旁,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说:“你不知道啊,总司令三天前就把他的战马贡献出来了,给我们警卫排、通信排还有参谋们打牙祭啦!要不是这样,我们恐怕都撑不下去了,你可能都见不到我们了呢!” 听到这里,肖英恍然大悟,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原来如此啊!为了党的伟大事业,为了红军战士们能够继续生存下去,总司令竟然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战马,宁愿自己徒步前行。

    他都快五十岁的人了,还要日夜操劳,身体怎么吃得消呢? 肖英仔细端详着总司令的面容,只见他比之前更加黝黑消瘦,额头上的皱纹也像被刀刻过一样,又深又密。

    然而,尽管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他的眼神却依然锐利如鹰隼,坚定如磐石,仿佛没有什么能够动摇他的决心和信念。

     总司令如同一棵挺拔的青松,稳稳地站在草坡之上,他抬起那如同钢铁般坚硬的手臂,边喊边招手,声音洪亮如雷,在草原上滚滚回荡,仿佛要将整个草原都震得颤动起来。

    这喊声如同磁石一般,瞬间将大家吸引到了草坡的四周。

    总司令目光如炬,扫视着前面的人群,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

    他大声喊道:“第一个好消息,中央领导的北上红军和陕西的红军打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胜仗啦!”总司令将“大胜仗”三个字拉得长长的,仿佛是在向全世界宣告这一伟大的胜利,每个字都如同沉甸甸的铁锤,带着无坚不摧的力量。

    人群瞬间沸腾起来,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掌声和欢呼声如雷鸣般经久不息。

    战士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紧紧相拥,欢呼雀跃,那疲惫的身躯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变得精神抖擞。

     总司令激动得难以自持,与大家一同拼命地鼓掌,他那满是欣慰笑容的脸庞,恰似春日绽放的花朵,所有的疲惫在这一刻都如轻烟般消散得无影无踪。

    紧接着,总司令又带来了两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们已经成功跨越了那片最艰难的水草地,而且还拥有了一头牦牛!”“牦牛!”许多人惊喜得如孩童般欢呼起来。

    在这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牦牛的身影犹如稀世珍宝般珍贵。

    经过总司令的一番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先头部队特意送来的。

    在最初的一个星期里,干部战士每天只能享用两餐,每餐也仅有二两以内的炒面泡水来勉强果腹,一周以后,就连这二两炒面也无法保证。

    如今居然有了一头牦牛,这怎能不令人欣喜若狂呢?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在绝境中找到了一线生机。

     “把牦牛宰了,美美地饱餐一顿。

    ”众人皆如此念想。

    然而,区区一头牦牛,又怎能填饱好几百人的肚子呢?总司令如那睿智的诸葛孔明,一眼便看穿了大家的心思,他嘴角含笑,语重心长地说道:“可不能一顿就给吃光了呀,艰难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同志们,过日子得有个长远的谋划,切不可只盯着眼前的利益。

    宁愿每餐都有所欠缺,也不愿有一顿断炊呀!四川有句俗话,‘有了一顿怂,没了敲米桶’!我们不能这样做哦!”听着总司令的这番话,众人顿觉脸上火辣辣的,犹如被火灼烧一般,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