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周纪四 赧王中

关灯
    就守不住了!”燕人听到后,就照做了。

    城中百姓看到投降的人都被割了鼻子,都愤怒不已,坚守城池,生怕被燕军抓到。

    田单又施展反间计,说:“我怕燕军挖我们城外的祖坟,这太让人寒心了!”燕军就真的把城外的祖坟都挖了,还焚烧尸体。

    齐人从城墙上看到这一幕,都痛哭流涕,想要出城作战的愤怒情绪比之前强烈了十倍。

     田单知道士兵们士气可用,就亲自拿着筑墙和挖土的工具,和士兵们一起劳作;还把妻妾编入队伍中;把家里的食物都拿出来犒劳士兵。

    他让披甲的士兵都藏起来,让老弱妇孺登上城墙,还派使者去和燕军约定投降,燕军都欢呼万岁。

     田单又收集百姓的金子,凑了一千镒,让即墨的富豪送给燕军将领,说:“我们马上就投降了,希望你们进城后别抢掠我们家族!”燕军将领大喜,答应了他们。

    燕军因此更加松懈。

    田单在城中收集到一千多头牛,给它们披上深红色的绸衣,画上五彩的龙纹,在牛角上绑上锋利的兵刃,在牛尾上绑上灌了油脂的芦苇,点燃牛尾。

    他在城墙上凿了几十个洞,夜里把牛放出去,五千名壮士跟在牛后面。

    牛尾被烧得发热,牛愤怒地冲向燕军。

    燕军大惊失色,看到牛身上都有龙纹,被碰到的非死即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城中的人击鼓呐喊着跟在后面,老弱之人都敲打着铜器制造声响,声音震天动地。

    燕军吓得大败而逃。

    齐人杀了骑劫,乘胜追击,所经过的城邑纷纷背叛燕国,重新归属齐国。

    田单的兵力越来越多,一路乘胜追击,燕军一天天败退,一直退到黄河边,齐国的七十多座城都被收复了。

    于是田单从莒城迎接齐襄王回到临淄,齐襄王封田单为安平君。

     齐襄王立太史敫的女儿为王后,生下太子田建。

    太史敫说:“女儿没通过媒人,自己就嫁人了,这不是我家的种,玷污了我的门楣!”他终身都不见王后,而王后也没有因为父亲不见她,就失去为人子女的礼节。

     赵王把观津封给乐毅,对他很尊重宠爱,以此来震慑燕国和齐国。

    燕惠王派人去责备乐毅,同时又向他道歉说:“将军您误听了别人的话,以为和我有矛盾,就抛弃燕国投奔赵国。

    您为自己考虑是可以的,但您又拿什么来报答先王对您的知遇之恩呢?”乐毅回信说:“从前伍子胥的建议被阖闾采纳,吴国的势力一直扩展到郢都;夫差却不认同伍子胥的意见,还把他装在皮袋子里扔到江里。

    吴王不明白伍子胥的远见卓识可以立功,所以把他沉江也不后悔;伍子胥没能早早看出君主度量不同,所以直到被扔进江里还死不瞑目。

    让自己免于灾祸,建立功业,彰显先王的功绩,这是我最好的打算。

    遭受诋毁侮辱,败坏先王的名声,这是我最害怕的。

    面临大罪,却想侥幸获利,从道义上来说,我不敢这么做。

    我听说古代的君子,即使交情断绝,也不会说对方坏话;忠臣离开本国,也不会去洗刷自己的名声。

    我虽然不才,但也多次受教于君子。

    希望您能明白我的心意!”于是燕王又封乐毅的儿子乐闲为昌国君,乐毅也依旧和燕国保持往来,最后在赵国去世,谥号望诸君。

     田单担任齐国相国,有一次路过淄水,看到一位老人涉水过河,冻得不行,上岸后都走不动了。

    田单就脱下自己的皮衣给老人穿上。

    齐襄王看到后很不高兴,说:“田单对人这么好,是不是想夺取我的国家?不早点想办法,恐怕会有变故。

    ”他左右看看没人,这时岩下有个穿珠子的人,襄王就把他叫过来问道:“你听到我刚才说的话了吗?”那人回答:“听到了。

    ”襄王又问:“你觉得该怎么办?”那人说:“大王您不如把这变成自己的善举。

    您嘉奖田单的善举,下令说:‘我担心百姓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