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说的什么话,读书哪有种地辛苦,倒是爹娘为了供我读书辛苦半辈子,璟瑜若是无成真当不孝。

    ” 秋娘还待继续听下去,李氏却忽然探手拉她去了自己房里,大嫂也跟了过来。

     李氏笑嘻嘻的道:“你们俩来帮我清清昨日收的礼,秋娘帮看看这些人的名字,一个个记下来啊,你还会写字不?要不然只得等璟瑜了。

    ” 秋娘点头:“婆婆放心,我还记得,婆婆等会,我去拿笔墨。

    ” 外头男人们说着正事,屋里头李氏带着两媳妇数‘钱’,李氏和大嫂拆一个秋娘便记一个,不时听李氏和大嫂赞叹:“瞧瞧这料子,啧啧,舍得穿哟!”“这是什么玉?”“哎呀这字挺好看。

    ”“这瓶子多少钱?” 昨日收的礼各有不同,有穷人送的粗棉布,有富人送的丝绸,有人送银几两,亦有人送银票好几张。

    有价值不菲的玉石,同有名家书画。

     三人光是清好礼物便花去大半个上午,秋娘看着白纸黑字上的名单,心中喜忧参半。

    今日承这么多情,将来都是要还的。

    不过暂且不提,好歹这一下孙家不用发愁孙璟瑜上京赴考的路费和打发费。

     写下最后一个字,秋娘呼口气,对李氏道:“婆婆,记好了,我下午再抄写一份,省的日后弄丢了找不着。

    ” 李氏接过薄子匆匆翻看,上头写的什么她一个不明,只觉得那些字和秋娘插的秧苗子一样规整秀气,好看得很,于是随口笑赞:“秋娘的字写得真好看。

    ”说罢不由抬头看向秋娘,早晨秋娘敬茶时她便暗赞秋娘真是好面相好风范,儿子才中举,她立马放出举人夫人的姿态,言行举止跟农妇就是不同,最起码走出去谁都瞧得出那是出生好、嫁得好的女人。

    与举人儿子站一块那叫一个般配。

    不若今日站在这儿的是当年的梨花,李氏嫌恶的摇头,纵然这两年梨花姑娘长体面了点,但一瞧仍是粗糙得很。

     “我给你买的簪子秋娘头回戴了,呵呵,好看,今日这头发也好看。

    ”李氏笑赞,从礼物堆里抽出几匹布,瞧了几眼花色便道:“你们两选一匹喜欢的拿去做衣裳吧,老颜色的留给我就成。

    我瞧那几个青蓝色的给几个小子做倒是挺好。

    璟瑜马上上京去,秋娘你抽空也准备准备他的冬衣,我听说京城比咱们这儿冷忒多。

    ” “婆婆说的我都准备着,晒好的棉花正搁在房里。

    ”秋娘笑道,手下欣喜的在布匹上游弋,拿不定到底要选哪个花色。

    紫红的颜色好看,似乎艳丽了点,鹅黄的淡雅,似乎不错,桃红的没穿过,不如选这个试试,秋娘肤色白皙,穿什么颜色都不怕,这下决定了桃红便直接去拿。

     “婆婆,我拿这个桃红。

    ”大嫂先一步拿到手,爱不释手的抚摸着,李氏见那桃红便蹙眉道:“你太黑了穿这颜色不好看。

    ”李氏本是和大嫂一般的黑妇人,自然晓得那色泽不搭,顺口这么一说,大嫂当下尴尬的收手,面皮发红,尴尬嘟囔:“那我选哪个好……” 李氏眼睛一扫,拿着紫色的丢给大嫂:“穿这个。

    ” 大嫂一见紫色脸色微沉,暗道紫色这么暗,越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