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灯
    街尾收快递的,是后头竹峦戎村的人,虽刚回镇里不久,但长相实在出色,这前后几个村子的人都听闻过他。

     肖娘是帮人做媒的,对村前村后的单身男女都有些了解:“那也得人家看得上她,戎家那小子虽然年纪大了点儿,还带着个拖油瓶,但他那长相,搁镇里也挑不出第二个,没瞅见上他店里拿快递的都是年轻小姑娘吗,可都是去瞧他的。

    ” 那模样生的,啧啧。

     其实吧,照外头来说,二十七八不算大龄,可这小镇里的读书人不多,大多是初高中就出去打工了,二十出头的年纪家里就差不多帮着张罗婚嫁了。

     戎黎都快二十八了,家里没其他大人,还有个四岁的拖油瓶,在长辈看来,的确算不得良配。

    不过不打紧,那模样可不愁找不着媳妇。

     几位妇人笑笑闹闹,又从桂珍家闺女说到了村头寡妇和村尾鳏夫的那些事儿。

     这时,一姑娘打门前路过,妇人们都朝她瞧了去。

     那姑娘穿着一身天青色的旗袍,长到脚踝,脚下是一双米色平底小皮鞋,头发刚过肩,挽了一半,散着一半。

    她在旗袍的外头搭了一件米色的针织开衫,手里的包包是白色缎面的料子,像是出自绣娘的手,下角绣了一朵与她旗袍同色的花。

     路上莽莽撞撞的小孩撞进了她怀里,怯生生地同她道歉。

     “对不起姐姐。

    ” 她莞尔:“没关系。

    ” 她拢了拢衣裳,缓步前行。

     屋前的妇人们没瞧见她正脸,但见她腰身窈窕,一步一生莲,便是那声音也似泉水击石,空灵悦耳。

     江南出美女,这姑娘可不凡啊。

     肖娘问道:“那姑娘哪个村的?”真真是俊俏。

     她当久了媒婆,见这样出色的人儿就十分心痒。

     许五妹猜想:“说话没口音,外地来的吧。

    ”她远远望去,那小蛮腰细的哟,“这天儿,穿那一身也不怕冷。

    ” 肖娘笑说:“我要有那身段,大雪天我也穿旗袍。

    ” 傍晚,月落西山,彩霞铺了半边天,祥云镇前有条白滇河,后面是玉骢雪山,水天接一色,泛着橙红,与山上延绵的翠绿相接。

    江南小镇,天然雕琢,景色甚是好。

     白滇河旁有个村,叫花桥杨,村里有个单身汉,叫杨老四。

    杨老四平时不务正业,在街上小偷小摸,有时也会跟着外头人去城里倒卖香烟。

     杨老四又在外面喝醉了,一走一晃。

    他嘴里吹着口哨,往村尾走。

    他那一层小平房在最北边,前后都不着人家。

     他醉醺醺地接了个电话。

     “喂。

    ” 是狐朋狗友,邀他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