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关灯
    苏娇杨知道,起码她爸她妈她弟弟弟媳都不会买。

     这可是冷门拗口的学术专著,而不是通俗啊……是有门槛的。

     苏娇杨将任务二也搁置到一边,又去看任务三。

     待看完任务三后,苏娇杨没有任何犹豫地选了任务二。

     任务三挖的坑简直不要太明显,什么叫‘为全国重点高校输送三百名受她影响而考出佳绩的人才’? 关键点不是‘三百名’,而在于这个任务评定标准中的因果关系:她不仅仅得输送三百名人才,这三百名人才还必须得是受她影响之后才能考出佳绩的……就这么一个轻描淡写的要求,就把那些原先成绩就不错,看了苏娇杨编写的书之后考得更好的人给排除在外了。

     想要达到任务平定标准,那必须是‘之前的成绩相当差,经过苏娇杨的点拨之后,浪子回头大彻大悟,一头扎进学习的海洋中无法自拔,最终取得优异成绩’的人。

     这样的人去哪儿找? 被智障系统坑过几次后,苏娇杨早就将智障系统列入了‘不可轻信黑名单’中,她看任务面板上的提示语,就和做理解题目一样,得一个字一个字地细抠,生怕这智障系统再给她挖一个天坑。

     选定了任务二之后,苏娇杨又将任务二的要求仔仔细细地看了几遍,确定没有‘坑’,这才放心。

     “年后就得把主要精力放在宋忠堂教授的课题组里了。

    ” 苏娇杨将那本《工业复兴的摇篮》收起,从书包里摸出那本《数学上帝的语言》来,继续刷书。

     石油工业部的领导比苏娇杨想象中还要更有魄力一些。

     这些领导酒醒之后,立马下令让东北油田将所有正在生产的油井资料及排采方案拿给国防科大地矿系的团队研究,并且明确表示,希望国防科大地矿系能够拿出一套拯救这些油井产量的方案来。

     孙主任在东北油田借了一间办公室,一面存放东北油田地质科与采油科、钻掘科等送来的资料,一面用于地矿系内部的讨论。

     孙主任亲自带头,负责不同石油生产井地质资料的收集与提炼,小李等几个其它年轻教师则是负责搜集钻掘资料与排采资料,苏娇杨则负责根据数学模型分析之后的排采方案,共同商议该如何拯救这些‘病入膏肓’的井。

     京城石油大和西南石油大的教授带着团队主动过来帮忙,他们的目的明眼人都清楚,孙主任也不拦着,直接把最苦最累的活儿交给了那些人,还让苏娇杨列了一个参数表格,他们什么都不用做,只等京城石油大和西南石油大的人将表格填好,之后直接让苏娇杨根据模型分析就好了。

     至于国防科大的团队,孙主任带着苏娇杨她们直奔东北油田附近的东北菜馆,先整了一桌地地道道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