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关灯
    仔细想来,太傅这般言行也有道理。

    这一来么,王清与他之间确有师生之谊,二来,淆山大乱之后太傅掌权,如此大的风波自然要引士林震动,天下的文人按理口诛笔伐的,而王清作为当今士林楷模,此次却是清清楚楚站在了太傅一边,还撰文大赞起太傅清君侧、保社稷的功勋,字里行间都在说他是举世难寻的忠直之臣,言辞之恳切、情义之真挚,读来真让人潸然泪下。

     而有了王清这么一摆立场,士林之中的风波便在无形间化解了大半,虽则仍难免有些人要跳脚叫嚣太傅得权不正,可也注定成不了什么气候――如此说来,这王清于太傅而言,可算是有正儿八经的一桩恩情了。

     众人正如此琢磨着,又听王清高兴的声音传来,原正是在跟太傅夫人打招呼。

     他笑呵呵地道:“先前尧夫人也曾寄来喜帖,邀老朽去建康赴你二人的婚宴,只可惜老朽已不堪舟车,当时未能遂愿,真是一桩憾事。

    ” 他这话便让百官又想起了几月前太傅的那场婚仪。

     坦率来说,在今日的大梁,太傅大婚比天子登基都来得紧要,没人不想去齐家道一声贺、送一些礼,只可惜那时太傅夫人已然有孕,太傅未免妻子劳顿,婚仪一切从简,除了极少数一些与太傅及夫人交好的人以外,其余人等都没有那个脸面能踏进齐家的府门,着实令百官深以为憾。

     此时众人又听王先生对太傅笑道:“当初我在齐家教书时就看出你中意人家小丫头,她应个寻常的考试你也要来看上一看,莫非是怕我打她的手板不成?” 这话起来。

     他二人下意识对视一眼,十年前初相识的许多片段一时便如雪片一般飞到二人眼前:他们一同论过的诗经,他在她初次考试前来看她时身后的月光,酬勤斋中随春日微风微微摇晃的竹帘……一点一滴,历历在目。

     沈西泠自有孕以来便有些多愁善感,此时思及往事更难免动情,她又想起当初王清对她的教导,说她将“不逾矩”做得太好、又将“从心所欲”做得太差,这话于她一生都有裨益,实使她获益良多。

     她是真心感激他的。

     沈西泠又有些泪意,看着王清说:“先生诲人不倦,是学生的恩师,少时虽未有幸久在先生门下,却已多有受教,只盼先生福祚绵长,寿比南山。

    ” 这话真挚,亦让王清深知她的诚心,因而也随之心绪起伏。

     王先生也不再像十年前那么严厉冷淡不苟言笑了,岁月留给他的印记是慈祥,此时他就仿佛一个平凡的老人,正慈眉善目地看着点头,连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