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关灯
    顾沅停了一会儿,想开口,皇帝手里的笔却仿佛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她心里暗自叹息一声,按照允娘教的规矩,却行退到殿外。

    崔成秀守在殿门口,把她进出的举动看得清清楚楚,冲她一咧嘴,那笑容比哭还难看:“小娘子当真是铁石心肠呐!您就,您就这么直通通地给退回去啦?” 顾沅朝他一礼:“崔师傅放心,一应责罚,都由我一人承当。

    ” “都这么样儿了,还说什么罚不罚的?”崔成秀不敢高声,压着声音摊着手叹气,忽听里面皇帝的声音,忙几步进去,硬生生扯出个笑脸:“小爷有什么吩咐?” “准备着,晚膳后出宫一趟。

    ”皇帝的目光笔直地盯着奏折,似乎是无暇他顾,“让尚仪局把她入宫时的家常衣裳送过来。

    ” 果然是天子雷霆震怒,干脆利落地直接净身扫地出门,崔成秀传了旨,出宫的时候特地多带了几锭银子皇帝此时是在气头上,等过了气头又想把顾小娘子接回来呢?怎么着也得先把她安置个妥当地方,看看风色再打发不是? 顾沅心底却是一派坦然,给允娘等人行过礼道了别,待侍膳太监进了暖阁,就按照崔成秀的吩咐候在殿门口。

    皇帝用膳很快,不多时已经出了门,看也不看顾沅一眼,径直向着崔成秀道:“走吧!” 皇帝微服次数渐多,出宫路径也渐渐固定,这一回照例是自西华门出宫,绕着内务府转了两个圈,又换了一辆车,才拐到天街上。

     崔成秀看了一眼安然端坐的顾沅,凑到皇帝身边,低声请示:“禀小爷,顾小娘子那位老师住在德兴坊,您看” 皇帝没理他,起身一打车帘下了车。

    天街上华灯初上,正是最热闹的时候,皇帝一路沉默着打量着沿街店铺,仿佛没有进去的兴致,却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在街上来回转了两趟,眼看着已过更半,她才在一间笔墨铺子前停住脚,进门选了一份士子们常用的笔墨,一块青石砚,并一刀宣纸。

     “阿沅,”皇帝此刻才转过脸看向顾沅,精致的眉眼里透出丝丝期待,让人看得心颤,“这几样给你,算是你陪我逛这一趟天街的报酬,成不成呢?” 顾沅的心底一阵茫然的抽痛,她张了张口,这一次回绝的话却怎么也没能说出来。

     第32章〔捉虫加一点点) 大比已过,士子们大多都已离京,一应的物件便都便宜了许多,这几样加在一处,不过八十来个铜钱。

    崔三顺结了帐,出来一溜小跑追上崔三顺,跟在他后边儿嘀咕:“师傅,这顾小娘子还真是读书人秉性,贵的不要,偏要便宜的,”他掂了掂手里的墨锭,“这墨不是好墨,味儿也不好,宫、公府里哪用过这样的呀!要不,咱们来个偷梁换柱?不然熏坏了小爷” “你歇着吧!”崔成秀眯缝着眼睛盯着皇帝与顾沅的背影,声音不紧不慢地教训,“东西不值钱,人可值钱教了你这么久,你小子怎么都四六不懂呢?” 皇帝那一句话的声音并不高,只有顾沅和贴身随侍的崔成秀听得清清楚楚,他只觉一块不上不下的秤砣落了地皇帝用心思都用到这份儿上了,做奴婢的还有什么瞻前顾后的?得,一门心思帮着主子把顾小娘子往龙床上抬吧!宫里头人最常干的伙计就是争宠巴结,小宫女们讨好姑姑,太监们讨好主子,大大小小的主子们讨好皇帝皇太后,手段是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就是顾小娘子不上道,他还不能替她开出条道儿来么?要是成了事,自己就是御前第一功臣,那后半生就是吃功劳簿的老本也不愁了。

     御前的明眼人不止他一个,眼见顾沅出宫一趟安然无恙回来,聪明人心底都有了谱。

    顾沅更衣梳洗已毕,才一踏进小茶房,魏逢春便将茶盘递到顾沅手里:“小娘子受了累了,今儿这碗安神汤,还烦劳小娘子了!” 这几天天阴得厉害,眼看着便是一场雪下来。

    宫里各处都糊窗溜缝,换了过冬用的大铜炭盆。

    顾沅看了一旁烤火的程四娘和允娘,刚要推辞,程四娘先发了话:“你去也好,”她看了魏逢春一眼,“一趟两趟不打紧,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