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关灯
小
中
大
了。
家里今年刚添了大胖孙子,儿媳妇却因此患上了体虚畏寒的毛病,她琢磨着旧棉被不暖和,这两天正做新的呢。
才刚也不过蹲久了,出来活动下腿脚,哪里有闲工夫听这些什么“之乎者也”! 书生人挺好,就是话多! 王大娘走了,徒留孟阳一人提着篮子犯愁,像一株空地上孤零零的竹子。
他眨巴着眼睛等了会儿,空荡荡的路上还是没有半个人影,倒是街角卖馄饨的张大爷瞧了,笑呵呵喊道:“阳仔,站着冷得慌,来吃碗馄饨!” 张大爷是个好人,奈何命不好,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如今便撑着个馄饨摊子度日。
镇上的人怜他遭遇,但凡手头略松快些,就都来要一碗馄饨。
馄饨皮薄个大,个头都快赶上饺子了,十个一碗才卖三文,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张大爷看谁都亲,望向镇上孩子们的眼神总带着几分慈爱,像在看自家儿孙一般。
偶尔有孩童经过,还会笑着舀几只热腾腾的大肚馄饨与他们分食。
孟阳朝他行了一礼,决定明早就不自己开火了,改吃馄饨换换口味也不错。
他又把篮子原封不动提回家,想了一回,提笔蘸墨写了个字条。
可刚写完他又觉得不妥:万一高邻不识字可如何是好? 唉! 白糟蹋了一张好纸! 孟阳才要揉了,指尖碰到纸面却又迟疑:三张纸就一文钱呢! 而且,邻居也未必就不识字吧? 他挣扎了下,见纸的背面还算干净,索性向小半枚铜板折腰,又顺势用烧过的炭条在上面画了一张画: 一面矮墙隔开两个院子,靠墙的一颗大树硕果累累,一个穿着书生袍的小人儿摘了柿子下来,去隔壁送还却无人回应。
待吹干墨迹,孟阳重新提着篮子来到隔壁门口,将那纸条用小石子压住,一步三回头地家去了。
平静的生活忽然有了点不一样的盼头,好像连简单的事情都不同了似的。
晚饭时孟阳又探头往隔壁看了眼,失望地发现篮子竟原封未动,远处的张大爷朝他喊了嗓子,“没人回来哩!” 这一夜,满腹心事的孟阳在炕上翻来覆去烙煎饼,心想那邻居该不会走了吧?他可还没见过呐,万一走了该多遗憾呀。
家里今年刚添了大胖孙子,儿媳妇却因此患上了体虚畏寒的毛病,她琢磨着旧棉被不暖和,这两天正做新的呢。
才刚也不过蹲久了,出来活动下腿脚,哪里有闲工夫听这些什么“之乎者也”! 书生人挺好,就是话多! 王大娘走了,徒留孟阳一人提着篮子犯愁,像一株空地上孤零零的竹子。
他眨巴着眼睛等了会儿,空荡荡的路上还是没有半个人影,倒是街角卖馄饨的张大爷瞧了,笑呵呵喊道:“阳仔,站着冷得慌,来吃碗馄饨!” 张大爷是个好人,奈何命不好,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如今便撑着个馄饨摊子度日。
镇上的人怜他遭遇,但凡手头略松快些,就都来要一碗馄饨。
馄饨皮薄个大,个头都快赶上饺子了,十个一碗才卖三文,根本赚不到什么钱。
张大爷看谁都亲,望向镇上孩子们的眼神总带着几分慈爱,像在看自家儿孙一般。
偶尔有孩童经过,还会笑着舀几只热腾腾的大肚馄饨与他们分食。
孟阳朝他行了一礼,决定明早就不自己开火了,改吃馄饨换换口味也不错。
他又把篮子原封不动提回家,想了一回,提笔蘸墨写了个字条。
可刚写完他又觉得不妥:万一高邻不识字可如何是好? 唉! 白糟蹋了一张好纸! 孟阳才要揉了,指尖碰到纸面却又迟疑:三张纸就一文钱呢! 而且,邻居也未必就不识字吧? 他挣扎了下,见纸的背面还算干净,索性向小半枚铜板折腰,又顺势用烧过的炭条在上面画了一张画: 一面矮墙隔开两个院子,靠墙的一颗大树硕果累累,一个穿着书生袍的小人儿摘了柿子下来,去隔壁送还却无人回应。
待吹干墨迹,孟阳重新提着篮子来到隔壁门口,将那纸条用小石子压住,一步三回头地家去了。
平静的生活忽然有了点不一样的盼头,好像连简单的事情都不同了似的。
晚饭时孟阳又探头往隔壁看了眼,失望地发现篮子竟原封未动,远处的张大爷朝他喊了嗓子,“没人回来哩!” 这一夜,满腹心事的孟阳在炕上翻来覆去烙煎饼,心想那邻居该不会走了吧?他可还没见过呐,万一走了该多遗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