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关灯
    “一定,走好。

    ”四喜点头。

     回去的路上,四喜时不时看看身边这个不停傻笑、好像沉在一场甜梦里的丫头。

     她叫朱七夕,十七岁,就住在闭花斋的隔壁。

    四喜第一次见到她时,她才十二岁,在这个应该拿着绣花针练女红的年纪,她却握着一把油腻腻的刀,在她爹的指导下,站在肉案前学习如何用最快的时间切猪肉。

    朱老爹是街市上出名的屠户,从不短斤少两,是个颇为厚道的生意人。

    可惜在七夕十四岁那年,朱老爹病逝,临死前,他让七夕拜了胡姑姑作干娘,也恳求胡姑姑代为看顾七夕。

    胡姑姑自然是答应了,原本她想将七夕培养成闭花斋里的推销员,可她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七夕很认真地跟她说,她喜欢卖猪肉胜过卖胭脂水粉。

    于是,七夕接手了她爹的事业,成了真定县里唯一一个女屠户,生意还算不错。

    日子一长,熟悉她的人都管她叫“猪妹”,“朱七夕”这个名字倒是很少有人再叫起了,除了锦袖与四喜。

     “四喜,我唱得好不好听?”走着走着,七夕突然跳到四喜前面,倒退着走路。

     “还好。

    ”四喜目不斜视,“为了那个赵云,把脸涂成猴屁股,丑死了。

    ” “亏你还是干娘手下的人,连最好的胭脂都不认识!”七夕一撇嘴,却一点不生气,“我听他说过,他最喜欢《战城南》这支曲,我老早就学会了。

    那天锦袖姐来闭花斋买东西,说最近他常与袁大人一起到春更楼听曲喝酒,我寻思着机会难得,便求着锦袖姐帮我这个忙,让我有机会把这支曲子亲口唱给他听。

    不曾想今儿晚上,锦袖姐真喊了小厮来通知我,说他们去了春更楼,要我快些去。

    哎呀,你不知道,我紧张死了!锦袖姐亲自给我弹琵琶伴奏,老天保佑,他居然很喜欢!” 七夕越说越兴奋,没留神脚后边的土坎,亏得四喜眼快,一把拉住了她的手。

     “他赞的是锦袖。

    ”他松开手,“好好走路!” “可那是我唱的呀!”七夕毫不介意,眼睛里的笑意都要淌出来了,“反正,我唱了,他听了,赞了,圆满了!他以后应该都很难忘记这个晚上吧?” “有病。

    ”四喜直截了当地说,“你做再多无聊事,他也不会喜欢你。

    ” 估计整个真定的人都知道,卖猪肉的朱七夕对民团教头赵子龙情有独钟,更有好事者说,曾听朱七夕在喝醉酒时大喊“嫁人当嫁赵子龙”,几乎所有人都将这事视为笑话。

    那玉树临风、白马银枪的赵子龙,怎会看上这个一无是处的猪肉妹?要知道,别说真定,全常山郡都不知有多少待字闺中的姑娘将他视为梦中情人,赵家的门槛几乎要被媒婆们踏平,怎么也轮不到她朱七夕。

    唯一不笑话她的,大概只有胡姑姑跟锦袖,还有半眉,当然,她自己也不笑话自己,她从不觉得自己的感情有任何问题。

     “做这些事的时候,自己高兴不就成了。

    ”七夕跟在他身后,脸上没见到半分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