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符道传承
关灯
小
中
大
叶凡推开刻着“符”字的石门,走过玉石铺就的甬道,一股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
没有丹室的药香沉淀,弥漫的是一种凝固的喧嚣。
仿佛无数道流光、千万种能量轨迹,在某个瞬间被强行冻结、压缩、封存于这方寸之间。
空气粘稠得如同陈年符墨,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朱砂的微辛味道。
这间石室格局与丹室相似,皆为灵玉铺就的圆形空间。
石室中辉光莹莹。
但这里的光源并非来自灵玉和室顶镶嵌的宝珠,而是来自石室环周书架上的一层层符纸! 成千上万张大小不一、材质各异的符纸,如同深海中自发光的奇异水母,在静止的空气中散发着莹莹辉光。
它们散发着不同色泽的微光。
赤红如熔岩流淌,靛蓝似深海幽邃,翠绿若初春新叶,暗金犹若星辰内核…… 每一张符纸上,都或繁或简地勾勒着玄奥莫测的符纹线条。
这些线条并非死物,它们如同拥有生命的血管,在符纸内部极其缓慢地搏动、流淌着微弱却精纯的能量。
整个石室,便是一个符箓构成的星海! 而在星海中央,石室中央悬浮着一支笔! 一支造型古拙,通体呈现混沌暗金之色的符笔! 笔杆与叶凡在丹室所见“玄黄造化炉”的材质如出一辙。
非金非玉,表面同样只有几道浑然天成的玄奥纹路,流淌着若有若无的光华。
笔锋并非寻常毫毛,而是由无数根比发丝纤细百倍、近乎透明的能量丝线凝聚而成。
丝线末端闪烁着七彩的微芒,仿佛能自动捕捉天地间游离的灵气。
笔身散发出一种极其内敛却又浩瀚无边的气息,与造化炉同源,却更显灵动与锋锐,仿佛一笔落下,便可划破虚空,定义规则。
叶凡心中剧震! “这支笔……难道与玄黄造化炉同出一源?” 他强压下立刻触碰的冲动,目光扫向四周灵玉书架。
书架上摆放的并非玉简,而是一卷卷材质奇特的“书”: 有薄如蝉翼、触手生温的“火浣帛”,其上符纹如同流动的岩浆; 有坚韧无比、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雷纹兽皮”,符纹自带细微的电弧跳跃; 有温润如玉、半透明的“冰魄玉板”,内部符纹如同冻结的寒潮; 更有完全由纯粹能量凝结、形态起伏变幻的“虚空符箓集”…… 叶凡深吸
没有丹室的药香沉淀,弥漫的是一种凝固的喧嚣。
仿佛无数道流光、千万种能量轨迹,在某个瞬间被强行冻结、压缩、封存于这方寸之间。
空气粘稠得如同陈年符墨,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朱砂的微辛味道。
这间石室格局与丹室相似,皆为灵玉铺就的圆形空间。
石室中辉光莹莹。
但这里的光源并非来自灵玉和室顶镶嵌的宝珠,而是来自石室环周书架上的一层层符纸! 成千上万张大小不一、材质各异的符纸,如同深海中自发光的奇异水母,在静止的空气中散发着莹莹辉光。
它们散发着不同色泽的微光。
赤红如熔岩流淌,靛蓝似深海幽邃,翠绿若初春新叶,暗金犹若星辰内核…… 每一张符纸上,都或繁或简地勾勒着玄奥莫测的符纹线条。
这些线条并非死物,它们如同拥有生命的血管,在符纸内部极其缓慢地搏动、流淌着微弱却精纯的能量。
整个石室,便是一个符箓构成的星海! 而在星海中央,石室中央悬浮着一支笔! 一支造型古拙,通体呈现混沌暗金之色的符笔! 笔杆与叶凡在丹室所见“玄黄造化炉”的材质如出一辙。
非金非玉,表面同样只有几道浑然天成的玄奥纹路,流淌着若有若无的光华。
笔锋并非寻常毫毛,而是由无数根比发丝纤细百倍、近乎透明的能量丝线凝聚而成。
丝线末端闪烁着七彩的微芒,仿佛能自动捕捉天地间游离的灵气。
笔身散发出一种极其内敛却又浩瀚无边的气息,与造化炉同源,却更显灵动与锋锐,仿佛一笔落下,便可划破虚空,定义规则。
叶凡心中剧震! “这支笔……难道与玄黄造化炉同出一源?” 他强压下立刻触碰的冲动,目光扫向四周灵玉书架。
书架上摆放的并非玉简,而是一卷卷材质奇特的“书”: 有薄如蝉翼、触手生温的“火浣帛”,其上符纹如同流动的岩浆; 有坚韧无比、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雷纹兽皮”,符纹自带细微的电弧跳跃; 有温润如玉、半透明的“冰魄玉板”,内部符纹如同冻结的寒潮; 更有完全由纯粹能量凝结、形态起伏变幻的“虚空符箓集”…… 叶凡深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