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关灯
    第三百九十八章 思虑再三之后,康熙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没关系,反正胤褆还小,等明事理之后,总会明辨是非的。

    大不了,到时候他给胤褆多多地增加课业,让他没时间去延禧宫请安便是。

     (历史上的承瑞康熙六年出生,康熙九年夭折,满打满算两周岁多几个月,但是记载中承瑞四岁夭折,即清朝周岁比虚岁小近两岁。

     而清朝皇子虚岁六岁启蒙,差不多就是四周岁。

    承瑞身体弱,所以推迟了进学的时间,而赛音察浑是为了陪伴哥哥,所以提前进学。

     至于胤褆,康熙十一年出生,如今是康熙十三年,差不多是四虚岁。

     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胤褆几岁回宫,但小编觉得,当时膝下儿子稀少的康熙,不可能忘记这个儿子,也不可能直到对方到了启蒙的年纪才接回来。

     本文中,胤褆最大的威胁—赫舍里皇后,已经去世,宫中动乱将将平息,康熙便开始将胤褆接回一事纳入计划。

    ) 康熙嘱咐道:“胤褆最迟明年才能回来,你莫要将消息透露出去,否则,那拉氏那里只怕又要闹腾。

    ” “万岁爷放心便是,没影的事,嫔妾不会多嘴的。

    ” …… 吉鼐搬回钟粹宫没几日,宫中便恢复了初一、十五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安的规矩。

     按照惯例,因着后宫无主,一群妃嫔便直接去往慈宁宫外,等时间差不多了,众人再一起进去。

     多日不露脸的太皇太后依然端坐,好似前几个月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她扫视一圈,发现妃嫔的数量明显少了许多,有心想说什么,在对上苏麻的眼神之后,也歇了心思。

     罢了,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她还是不要多管闲事了。

     但无奈,即便太皇太后好不容易放下了,却有人不肯叫太皇太后安生。

    毕竟,在宫里,太皇太后可是最好用的那把刀。

     扑通一声,伊尔根觉罗庶妃撑着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