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热火朝天干事业

关灯
    时间如白驹过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

     这一年,孙少安终于还是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

     在刘根民的介绍下,孙少安打算承接县高中扩建拉砖的活计…… 这一次他没有找他的岳父借钱,而是找到了在原西县开服装店的赵东川。

     现在少安她姐兰花在赵东川的店里上班,每个月有20块钱的工资,算上奖金,每个月至少有三十多块钱,已经抵得上一个正经单位上班的人。

     而且这一年来,赵东川又在东关市场上开了一家分店,在孙兰花的推荐下,赵东川安排郝红梅做店长。

     也算是给了她一个不一样的安排,后面她会如何发展那就看她自己的缘分了。

     孙少安知道赵东川有钱,而且有意跟他一起做事,所以电话打给赵东川,希望他能借钱给他…… 赵东川自然同意,他为此特意回了一趟原西县,跟少安商谈这个事。

     有他在,少安前期的那摸着石头过河的弯路就不用走了,也不会闹得破产。

     于是赵东川和孙少安在原西县注册了一个小公司,由孙少安负责管理,占40的股份,他负责提供所有开办公司的资金,占60的股份。

     孙少安在他的干预和计划下,先是拿着钱在山西买了一匹骡子。

     一边帮着工地拉砖,一边学习烧砖制砖的过程和基本技术。

     等学习的差不多了,活也干完了,又在赵东川的安排下直接在双水村开起了砖厂…… 因为有了赵东川的干预,资金充足,花了九千块购买新款的400型制砖机。

     跳过了原着少安前期摸索的阶段,同时在赵东川的把关下,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那个河南“骗子”自然也没机会出现。

     所以砖厂的发展很顺利,一批批的砖,从机器上生产出来。

     现在是大建设时期,砖的需求非常大,他们的砖质量又好,只要有货,就会被一车车拉走。

     眼瞅着那钱就哗啦啦的进账。

     乐的少安和秀莲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砖厂开在双水村,那工人里就少不了双水村的村民,周围罐子村也有不少人过来做工。

     统一按公司制度,签长期或者短期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