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插秧

关灯
    强,大大降低种植风险。

    ”技术员也在一旁补充:“大家放心,我们会全程指导种植,从播种到收割,有任何问题我们随叫随到。

    ” 村民们听了,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怀疑。

    李大爷忍不住又开口了:“领导啊,咱种了一辈子地,都知道水稻生长得按节气来,哪有一个月就能收成,还能增产一倍的道理?这听着实在是太玄乎了,我们实在不敢相信呐。

    ”其他村民也纷纷点头附和:“是啊,这咋可能嘛,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个月就收成,还翻倍,我活了大半辈子都没听过这种事。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这所谓的新品种依旧充满了不信任。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都是有一定规律的,这样超乎想象的改变,让他们实在难以接受。

    尽管县领导和技术员再三保证,可村民们心中的疑虑依然难以消除。

     见村民们仍有疑虑,县领导接着说:“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如果因为更换品种导致减产,县里承诺按照去年产量补齐损失。

    ”听到这话,村民们震惊了,方达敏也愣住了。

    没想到上面的决心如此之大。

     最终,村民们同意拔掉旧秧苗,改种新品种。

    拔秧那天,许多村民眼里含着泪,看着辛辛苦苦培育一个月的秧苗被连根拔起,心中满是不舍。

     新的秧苗按照技术员的说法,村民只需将秧苗随意地往田里一插即可。

    这可让村民们犯了难,要知道,以往插秧每一株秧苗的间距都得严格把控,按照一定的密度来插,这样才能保证每株秧苗都能充分吸收阳光、水分和养分,茁壮成长。

    而且插秧的深度也大有讲究,浅了,秧苗容易漂浮,扎根不稳;深了,又可能影响秧苗的生长速度。

     可现在,技术员却摆摆手,一脸笃定地说:“没关系,就这么随便插就行。

    ”村民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和犹豫。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农忍不住站出来,皱着眉头说道:“同志,这可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