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广东这个神奇的地方

关灯
     在消化完广东这片土地的美食文化后,就连见多识广的霁祥都感受到微微的震撼。

     广东并不是没有重口的饮食,相反,如果重口起来,四川湖南这些地方也不一定能接受得了。

     什么?你不信?那我若拿出这道《油煎竹虫》呢? 亦或者是《龙虱》《沙虫》《禾虫》《蛇羹》呢? 生长在稻田里的一种软体生物禾虫,形似蜈蚣,与鸡蛋一起蒸制,黄黄的蛋羹中禾虫若隐若现…… 不止是虫宴,还有一种既可以作调料也可以作汤饮的伙食,名为臭屁醋。

     它主要由大米和水发酵形成,发酵完成后的臭屁醋具有独特的酸臭味,有人形容它是“流动的液态榴莲”。

     不过霁祥并不是因为嫌弃这些,恰恰相反,它们完全符合作为美食的全部特质。

     华夏古时的食虫传统历史悠久,早在《周礼·天官冢宰第一》中就有“蚳醢”的记载,是用蚁卵制作的酱。

     广东地区的食虫文化也是这一古老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其中还受到了疍家文化的影响。

     广东沿海地区的疍家渔民,长期生活在水上,虫子等水生生物容易获取,成为他们食物来源的一部分,比如沙虫。

     在古代岭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物资相对匮乏,但昆虫资源丰富。

     百姓为了生存,才逐渐探索出了以昆虫为食的饮食方式,并代代相传,成为地方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霁祥深思,食物存在的本质便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当一个地区的人与自然之间通过食物产生纽带之后,文化应运而生,代代相传。

     这就是为什么过年离不开年夜饭,旅游离不开当地特色美食与特产的原因之一。

     美食何谓美?味可养性,食以载情。

     虫宴的存在恰恰证明了广东人民具有开放包容的饮食文化心态,以及深层次药食同源观念。

     在中医理论中,蚕蛹不是就有具有生津止渴、消食理气的功效吗?这一点常常和老君探讨药膳之道的霁祥深有体会。

     喜欢天庭打工三百年,又被返聘了请大家收藏:()天庭打工三百年,又被返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