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叶生 四十千 成仙
关灯
小
中
大
1.叶生
叶生的奇幻人生淮阳有位叶生,才华横溢,所作文章词赋冠绝当时,却命运坎坷,在科举之路上屡屡受挫。
恰逢关东丁乘鹤来此任县令,偶然读到叶生的文章,惊为天人,当即召见。
一番交谈后,丁县令对叶生极为赏识,不仅让他在官署安心读书,还时常资助其家用。
科考时,丁县令向学使极力举荐,叶生一举夺冠。
丁县令对叶生寄予厚望,乡试后,读其文章,更是赞不绝口。
可命运弄人,放榜时,叶生再次落第。
他满心愧疚,形容憔悴,如行尸走肉般回到家中。
丁县令得知后,赶忙安慰,还相约任期满后带他一同前往京城。
叶生感激涕零,回到家后闭门不出,不久却卧病在床。
丁县令不断派人探望,可叶生服药无数,病情却毫无起色。
此时,丁县令因得罪上司被免官,即将离任。
他写信给叶生,言辞恳切:“我迟迟未走,只为等你。
你若清晨赶来,我当晚便出发。
”信送到叶生榻前,他含泪对使者说:“我病入膏肓,难以痊愈,大人先行吧。
”使者回报,丁县令不忍离去,仍耐心等待。
几日后,门童突然通报叶生来了。
丁县令大喜,赶忙迎接。
叶生说:“因我身体抱恙,让大人久等,心中不安。
如今终于能随您上路了。
”于是,丁县令收拾行囊,带着叶生回到家乡。
到家后,让儿子拜叶生为师,日夜相伴。
丁公子聪慧过人,在叶生教导下,学业突飞猛进,很快便考中秀才,又在乡试中高中亚魁。
叶生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看着公子功成名就,他深感欣慰。
丁县令感慨叶生才华被埋没,叶生却淡然道:“这或许是命中注定。
能借公子的福泽,让我的文章为人所知,此生无憾。
”丁县令见叶生长年客居,劝他回乡省亲,叶生却面露悲伤。
丁县令不忍强求,便让公子为他纳粟入监。
后来,叶生在北闱中高中举人。
公子外放南河典务,叶生也一同前往。
途经淮阳,叶生让仆人送自己回家。
到家后,只见门户萧条,满心凄凉。
走进庭院,妻子拿着簸箕出来,看到他,吓得扔掉簸箕就跑。
叶生不解,说道:“如今我已显贵,三四年未见,为何认不出我?”妻子惊恐地喊道:“你早已去世,何来显贵之说?因家贫子幼,才一直未安葬你。
如今孩子已长大,正要为你下葬,别再来吓活人!”叶生闻言,怅然若失,走进屋内,看到自己的灵柩,瞬间倒地消失。
妻子惊恐地发现,他的衣冠鞋袜如蝉蜕般留在地上。
妻子悲痛欲绝,抱着衣物痛哭。
儿子从私塾回来,看到门口车马,询问缘由,得知真相后,也悲痛万分。
公子听闻此事,泪如雨下,亲自前往叶生家中吊唁,出资为他举办葬礼,以孝廉之礼安葬。
还厚待叶生之子,为其聘请老师教导。
在公子的帮助下,叶生之子次年也考中秀才。
命运无常,叶生的经历令人唏嘘不已。
2.四十千 在新城,有一位王大司马,家中有位善于管理财务的仆人,王家向来富足,堪称素封之家。
一日,这仆人忽然做了个怪梦,梦中见一人匆忙奔入,大声说道:“你欠我四十千钱,如今该还了!”仆人惊愕不已,忙开口询问,那人却不答,径直朝内室走去。
仆人猛然惊醒,恰在此时,妻子生下一个男婴。
仆人心中明白,此子定是前世的冤孽来讨债。
于是,他赶忙取出四十千钱,仔细地捆扎好,放置在一间屋子里,自此,孩子的衣食开销、生病用药等花费,都从这四十千钱里支取。
时光匆匆,一晃三四年过去。
这天,仆人查看屋内的钱,发现仅剩下七百钱。
恰好乳母抱着孩子在一旁玩耍,仆人看着孩子,忍不住高声喊道:“四十千钱快要花完了,你也该走了!”话音刚落,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孩子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脖子一歪,眼睛瞪大。
仆人赶忙上前抚摸,却发现孩子已然没了气息。
仆人无奈,只能用剩下的钱购置了丧葬用品,将孩子安葬。
这故事,实在是给那些欠债不还之人敲响了警钟。
从前,有个年纪大了却没有孩子的人,前去请教高僧。
高僧说:“你既不亏欠别人,别人也不亏欠你,又怎么会有孩子呢?”原来,生个好儿子是来回报前世的缘分,而生个顽劣的儿子则是来讨还前世的债务。
所以,孩子出生不必过分欢喜,孩子夭折也不必太过悲伤。
3.成仙 文登有两位书生,周生和成生,年少时一同读书,情谊深厚,结为生死之交。
成生家境贫寒,常年依靠周生。
论年龄周生稍长,成生便尊称周生的妻子为嫂,逢年过节出入周家,亲如一家。
周生的妻子生下孩子后突然去世,周生又娶了王氏。
因成生自觉年少,从未与王氏见面。
一日,王氏的弟弟来探望姐姐,周生在内室设宴款待。
此时成生恰好到访,家人通报后,周生请他一同入席,成生却推辞不入,转身离去。
周生赶
恰逢关东丁乘鹤来此任县令,偶然读到叶生的文章,惊为天人,当即召见。
一番交谈后,丁县令对叶生极为赏识,不仅让他在官署安心读书,还时常资助其家用。
科考时,丁县令向学使极力举荐,叶生一举夺冠。
丁县令对叶生寄予厚望,乡试后,读其文章,更是赞不绝口。
可命运弄人,放榜时,叶生再次落第。
他满心愧疚,形容憔悴,如行尸走肉般回到家中。
丁县令得知后,赶忙安慰,还相约任期满后带他一同前往京城。
叶生感激涕零,回到家后闭门不出,不久却卧病在床。
丁县令不断派人探望,可叶生服药无数,病情却毫无起色。
此时,丁县令因得罪上司被免官,即将离任。
他写信给叶生,言辞恳切:“我迟迟未走,只为等你。
你若清晨赶来,我当晚便出发。
”信送到叶生榻前,他含泪对使者说:“我病入膏肓,难以痊愈,大人先行吧。
”使者回报,丁县令不忍离去,仍耐心等待。
几日后,门童突然通报叶生来了。
丁县令大喜,赶忙迎接。
叶生说:“因我身体抱恙,让大人久等,心中不安。
如今终于能随您上路了。
”于是,丁县令收拾行囊,带着叶生回到家乡。
到家后,让儿子拜叶生为师,日夜相伴。
丁公子聪慧过人,在叶生教导下,学业突飞猛进,很快便考中秀才,又在乡试中高中亚魁。
叶生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看着公子功成名就,他深感欣慰。
丁县令感慨叶生才华被埋没,叶生却淡然道:“这或许是命中注定。
能借公子的福泽,让我的文章为人所知,此生无憾。
”丁县令见叶生长年客居,劝他回乡省亲,叶生却面露悲伤。
丁县令不忍强求,便让公子为他纳粟入监。
后来,叶生在北闱中高中举人。
公子外放南河典务,叶生也一同前往。
途经淮阳,叶生让仆人送自己回家。
到家后,只见门户萧条,满心凄凉。
走进庭院,妻子拿着簸箕出来,看到他,吓得扔掉簸箕就跑。
叶生不解,说道:“如今我已显贵,三四年未见,为何认不出我?”妻子惊恐地喊道:“你早已去世,何来显贵之说?因家贫子幼,才一直未安葬你。
如今孩子已长大,正要为你下葬,别再来吓活人!”叶生闻言,怅然若失,走进屋内,看到自己的灵柩,瞬间倒地消失。
妻子惊恐地发现,他的衣冠鞋袜如蝉蜕般留在地上。
妻子悲痛欲绝,抱着衣物痛哭。
儿子从私塾回来,看到门口车马,询问缘由,得知真相后,也悲痛万分。
公子听闻此事,泪如雨下,亲自前往叶生家中吊唁,出资为他举办葬礼,以孝廉之礼安葬。
还厚待叶生之子,为其聘请老师教导。
在公子的帮助下,叶生之子次年也考中秀才。
命运无常,叶生的经历令人唏嘘不已。
2.四十千 在新城,有一位王大司马,家中有位善于管理财务的仆人,王家向来富足,堪称素封之家。
一日,这仆人忽然做了个怪梦,梦中见一人匆忙奔入,大声说道:“你欠我四十千钱,如今该还了!”仆人惊愕不已,忙开口询问,那人却不答,径直朝内室走去。
仆人猛然惊醒,恰在此时,妻子生下一个男婴。
仆人心中明白,此子定是前世的冤孽来讨债。
于是,他赶忙取出四十千钱,仔细地捆扎好,放置在一间屋子里,自此,孩子的衣食开销、生病用药等花费,都从这四十千钱里支取。
时光匆匆,一晃三四年过去。
这天,仆人查看屋内的钱,发现仅剩下七百钱。
恰好乳母抱着孩子在一旁玩耍,仆人看着孩子,忍不住高声喊道:“四十千钱快要花完了,你也该走了!”话音刚落,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孩子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脖子一歪,眼睛瞪大。
仆人赶忙上前抚摸,却发现孩子已然没了气息。
仆人无奈,只能用剩下的钱购置了丧葬用品,将孩子安葬。
这故事,实在是给那些欠债不还之人敲响了警钟。
从前,有个年纪大了却没有孩子的人,前去请教高僧。
高僧说:“你既不亏欠别人,别人也不亏欠你,又怎么会有孩子呢?”原来,生个好儿子是来回报前世的缘分,而生个顽劣的儿子则是来讨还前世的债务。
所以,孩子出生不必过分欢喜,孩子夭折也不必太过悲伤。
3.成仙 文登有两位书生,周生和成生,年少时一同读书,情谊深厚,结为生死之交。
成生家境贫寒,常年依靠周生。
论年龄周生稍长,成生便尊称周生的妻子为嫂,逢年过节出入周家,亲如一家。
周生的妻子生下孩子后突然去世,周生又娶了王氏。
因成生自觉年少,从未与王氏见面。
一日,王氏的弟弟来探望姐姐,周生在内室设宴款待。
此时成生恰好到访,家人通报后,周生请他一同入席,成生却推辞不入,转身离去。
周生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