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阿绣 杨疤眼 小翠
关灯
小
中
大
:“你们如此幸福,是不是该感谢我这个媒人?”刘子固一看,又是一个阿绣,急忙呼喊母亲。
母亲和家人都赶来,却没人能分辨出真假。
刘子固仔细端详许久,才向女子作揖道谢。
女子拿起镜子照了照,红着脸跑了出去,众人寻找时,她已不见踪影。
刘子固夫妇感激狐女的恩情,在屋内为她设了牌位祭祀。
一天夜里,刘子固喝醉回家,屋内昏暗无人。
他正要挑灯,阿绣走了进来。
刘子固拉着她问:“你去哪儿了?”阿绣笑着说:“你一身酒气,熏得人受不了!这么盘问,难道我是偷情来的?”刘子固笑着捧起她的脸颊,阿绣问:“你觉得我和狐姐姐谁更漂亮?”刘子固说:“你更漂亮,但只看外表很难分辨。
”两人正要亲热,突然有人敲门。
阿绣起身笑着说:“你也是只看外表的人。
”刘子固不解,去开门,只见阿绣站在门外,他顿时惊愕不已,这才明白刚才和自己说话的是狐女。
黑暗中,又传来狐女的笑声。
刘子固夫妻对着空中祈祷,希望狐女现身。
狐女说:“我不愿见阿绣。
”刘子固问:“你为什么不换个模样?”狐女说:“我做不到。
”刘子固又问:“为什么做不到?”狐女说:“阿绣是我妹妹,前世不幸夭折。
我们小时候,跟着母亲去天宫,见到了西王母,我心中爱慕西王母的容貌,回来后就刻意模仿。
妹妹比我聪明,一个月就学得很像,我学了三个月才学成,但始终比不上妹妹。
如今已经隔世,我原以为自己超过了她,没想到还是和以前一样。
我被你们两人的真诚所感动,所以时常来看望,现在我要走了。
”说完,便不再出声。
此后,狐女三五日就会来一次,帮助刘子固解决各种难题。
每当阿绣回娘家时,狐女就会来住上几天,家人都很害怕,纷纷躲避。
家里东西丢失时,狐女就会梳妆整齐,插上几寸长的玳瑁簪子,严肃地对家人说:“偷东西的人,今晚必须把东西送到某个地方,不然我让他头痛欲裂,后悔莫及!”第二天早上,家人果然在指定的地方找到了丢失的东西。
三年后,狐女再也没有来过。
偶尔家里丢失金帛,阿绣就会模仿狐女的装扮吓唬家人,居然也屡屡奏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杨疤眼 山涧狐影:一场暗夜惊遇夜色如墨,笼罩着静谧的山林。
猎人张生凭借着多年的打猎经验,对这片山林的每一处角落都了如指掌。
今夜,他像往常一样,怀揣着弓箭,潜伏在山林深处,希望能有所收获。
山林中弥漫着潮湿的雾气,树木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偶尔传来几声夜枭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阴森的气息。
张生屏气敛息,眼睛紧紧盯着前方,不放过任何一丝动静。
忽然,一个矮小的身影出现在山涧底部。
张生定睛一看,竟是一个身高仅二尺左右的小人,正独自在涧底缓缓前行。
小人的步伐轻盈而急促,似乎有着什么要紧的事情。
张生心中一惊,如此怪异之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没过多久,又一个同样矮小的身影出现了。
两人在山涧中相遇,先是微微一愣,随后开始交谈起来。
张生竖起耳朵,隐约听到他们的对话。
前者说:“我正要去探望杨疤眼,之前见他气色不佳,恐怕要遭遇灾祸。
”后者回应道:“我也是为此事而来,你说得没错。
”张生越听越觉得蹊跷,心中断定这两人绝非人类。
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弓箭,鼓足勇气,厉声大喝。
刹那间,山涧中回荡着他的吼声,可那两个小人竟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张生的心跳急剧加速,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他环顾四周,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手中的弓箭始终保持着蓄势待发的状态。
突然,他听到一阵轻微的响动从左侧传来,立刻转身,朝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只狐狸从灌木丛中窜出,张生毫不犹豫,一箭射出。
狐狸应声倒地,挣扎了几下后便没了动静。
张生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查看狐狸的尸体。
借着月光,他惊讶地发现,这只狐狸的左目上有一块铜钱大小的瘢痕。
联想到之前那两个小人的对话,张生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口中的杨疤眼,竟是这只狐狸。
带着猎物,张生匆匆离开了山林。
回到家中,他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今晚的遭遇,久久无法入睡。
这个夜晚的经历,让他对这片熟悉的山林,有了新的敬畏之心。
此后,张生每次进入山林打猎,都会想起那个神秘的夜晚,和那两个诡异的小人。
这段离奇的经历,也成为了他茶余饭后,向乡亲们讲述的奇谈。
3.小翠 狐女小翠:一场跨越宿命的救赎与爱恋在风景如画的越地,住着一位王太常。
他年少时,有一回白日躺在榻上休憩。
忽然,天色骤变,阴云密布,惊雷轰鸣。
一个身形比猫还大的生灵,慌慌张张地钻到他身下,瑟瑟发抖,久久不肯离去。
过了许久,雨过天晴,那生灵才匆匆跑开。
王太常定睛一看,发现不是猫,顿时惊恐万分,隔着房间呼喊兄长。
兄长听闻,兴奋地说:“弟弟日后必定大富大贵,这是狐仙来躲避雷霆劫难啊!”果然,王太常年少时便高中进士,从县令一路升迁,入朝做了侍御。
王太常有个儿子,名叫元丰。
元丰生性痴傻,十六岁了,还分不清男女。
因此,乡里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王太常为此忧心忡忡。
一天,一位妇人带着一位少女登门,主动提出要将女儿许配给元丰。
王太常夫妇打量少女,只见她笑容甜美,宛如天仙下凡。
王太常欣喜地询问母女二人的姓名,妇人自称虞氏,女儿叫小翠,年方二八。
王太常与妇人商议聘金,妇人说:“我女儿跟着我连糠菜都吃不饱,如今能住进宽敞的房子,使唤奴婢,享用美食,她开心,我也欣慰,难道嫁女儿还能像卖菜一样索求钱财吗?”王夫人听后,十分欢喜,热情款待了母女俩。
妇人让女儿拜见王太常夫妇,叮嘱道:“这是你的公婆,日后要悉心侍奉。
我事务繁忙,先回去了,过几天再来。
”王太常要派仆人备马送她们,妇人推辞说:“我家离得不远,不必麻烦。
”说完,便带着女儿离开了。
小翠似乎并不眷恋母亲,母亲走后,她便在妆奁中翻找花样。
王夫人对她越发喜爱。
几天过去了,妇人一直没来。
王夫人问小翠家住何处,小翠却憨笑着说不清楚。
王太常夫妇只好收拾出别院,为元丰和小翠举办了婚礼。
亲戚们听说王太常给儿子娶了个贫家女,纷纷嘲笑。
可当他们见到小翠的容貌,都惊得说不出话来,议论也随之平息。
小翠聪慧过人,能敏锐察觉公婆的喜怒哀乐。
王太常夫妇对她宠爱有加,只是担心她嫌弃儿子痴傻。
然而,小翠整日笑语盈盈,丝毫不在意。
小翠生性活泼,喜欢用布缝制圆球,踢着玩耍。
她穿着小皮靴,把球踢出去几十步远,让元丰和婢女们奔跑着去捡,常常累得他们满头大汗。
一天,王太常偶然路过,圆球突然飞来,正好砸在他脸上。
小翠和婢女们见状,立刻躲了起来,元丰却还在兴高采烈地追逐圆球。
王太常大怒,捡起石头朝元丰扔去,元丰这才趴在地上哭了起来。
王太常将此事告诉了王夫人,王夫人前去责备小翠。
小翠低着头,微笑着,用手把玩着衣带,还把元丰扮成泥偶取笑。
王夫人见此,怒不可遏,大声责骂小翠。
小翠倚着桌子,摆弄着衣带,既不害怕,也不辩解。
王夫人无奈,只好杖打儿子。
元丰大声哭喊,小翠这才变了脸色,屈膝请求饶恕。
王夫人见小翠求情,怒气顿时消散,放下拐杖走了。
小翠笑着拉着元丰回房,帮他拍去身上的灰尘,擦干眼泪,抚摸着杖痕,又拿枣栗哄他。
元丰这才破涕为笑。
此后,小翠关上房门,把元丰打扮成霸王、沙漠人,自己则穿上艳丽的衣服,束紧细腰,在帐下翩翩起舞;有时还在发髻上插上雉尾,弹奏琵琶,和元丰在屋里嬉笑打闹,日复一日,乐此不疲。
王太常因为儿子痴傻,不忍心过分责备儿媳,即便听说了这些事,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同巷有个王给谏,与王太常相隔十余户,两人向来不合。
当时正值三年一次的官吏考核,王给谏嫉妒王太常掌管河南道,便想趁机陷害他。
王太常得知消息后,忧心忡忡,却又无计可施。
一天晚上,王太常早早睡下。
小翠穿戴整齐,扮成冢宰的模样,剪了素丝当作浓密的胡须,又让两个婢女穿上青衣,扮成虞候,偷偷骑上厩中的马出门,还笑着说:“我要去拜访王先生。
”小翠一行人来到王给谏家门口,故意大声鞭挞随从,喊道:“我要拜访侍御王,怎么会来拜访给谏王呢!”说完,便掉转马头回家。
到了家门口,守门人误以为是真冢宰,急忙跑去通报王太常。
王太常急忙起身迎接,这才知道是儿媳在恶作剧。
王太常怒不可遏,对王夫人说:“人家正想抓我的把柄,她却把闺阁丑事送到人家门口,大祸不远了!”
母亲和家人都赶来,却没人能分辨出真假。
刘子固仔细端详许久,才向女子作揖道谢。
女子拿起镜子照了照,红着脸跑了出去,众人寻找时,她已不见踪影。
刘子固夫妇感激狐女的恩情,在屋内为她设了牌位祭祀。
一天夜里,刘子固喝醉回家,屋内昏暗无人。
他正要挑灯,阿绣走了进来。
刘子固拉着她问:“你去哪儿了?”阿绣笑着说:“你一身酒气,熏得人受不了!这么盘问,难道我是偷情来的?”刘子固笑着捧起她的脸颊,阿绣问:“你觉得我和狐姐姐谁更漂亮?”刘子固说:“你更漂亮,但只看外表很难分辨。
”两人正要亲热,突然有人敲门。
阿绣起身笑着说:“你也是只看外表的人。
”刘子固不解,去开门,只见阿绣站在门外,他顿时惊愕不已,这才明白刚才和自己说话的是狐女。
黑暗中,又传来狐女的笑声。
刘子固夫妻对着空中祈祷,希望狐女现身。
狐女说:“我不愿见阿绣。
”刘子固问:“你为什么不换个模样?”狐女说:“我做不到。
”刘子固又问:“为什么做不到?”狐女说:“阿绣是我妹妹,前世不幸夭折。
我们小时候,跟着母亲去天宫,见到了西王母,我心中爱慕西王母的容貌,回来后就刻意模仿。
妹妹比我聪明,一个月就学得很像,我学了三个月才学成,但始终比不上妹妹。
如今已经隔世,我原以为自己超过了她,没想到还是和以前一样。
我被你们两人的真诚所感动,所以时常来看望,现在我要走了。
”说完,便不再出声。
此后,狐女三五日就会来一次,帮助刘子固解决各种难题。
每当阿绣回娘家时,狐女就会来住上几天,家人都很害怕,纷纷躲避。
家里东西丢失时,狐女就会梳妆整齐,插上几寸长的玳瑁簪子,严肃地对家人说:“偷东西的人,今晚必须把东西送到某个地方,不然我让他头痛欲裂,后悔莫及!”第二天早上,家人果然在指定的地方找到了丢失的东西。
三年后,狐女再也没有来过。
偶尔家里丢失金帛,阿绣就会模仿狐女的装扮吓唬家人,居然也屡屡奏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杨疤眼 山涧狐影:一场暗夜惊遇夜色如墨,笼罩着静谧的山林。
猎人张生凭借着多年的打猎经验,对这片山林的每一处角落都了如指掌。
今夜,他像往常一样,怀揣着弓箭,潜伏在山林深处,希望能有所收获。
山林中弥漫着潮湿的雾气,树木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偶尔传来几声夜枭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阴森的气息。
张生屏气敛息,眼睛紧紧盯着前方,不放过任何一丝动静。
忽然,一个矮小的身影出现在山涧底部。
张生定睛一看,竟是一个身高仅二尺左右的小人,正独自在涧底缓缓前行。
小人的步伐轻盈而急促,似乎有着什么要紧的事情。
张生心中一惊,如此怪异之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没过多久,又一个同样矮小的身影出现了。
两人在山涧中相遇,先是微微一愣,随后开始交谈起来。
张生竖起耳朵,隐约听到他们的对话。
前者说:“我正要去探望杨疤眼,之前见他气色不佳,恐怕要遭遇灾祸。
”后者回应道:“我也是为此事而来,你说得没错。
”张生越听越觉得蹊跷,心中断定这两人绝非人类。
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弓箭,鼓足勇气,厉声大喝。
刹那间,山涧中回荡着他的吼声,可那两个小人竟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张生的心跳急剧加速,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他环顾四周,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手中的弓箭始终保持着蓄势待发的状态。
突然,他听到一阵轻微的响动从左侧传来,立刻转身,朝着声音的方向望去。
只见一只狐狸从灌木丛中窜出,张生毫不犹豫,一箭射出。
狐狸应声倒地,挣扎了几下后便没了动静。
张生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查看狐狸的尸体。
借着月光,他惊讶地发现,这只狐狸的左目上有一块铜钱大小的瘢痕。
联想到之前那两个小人的对话,张生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口中的杨疤眼,竟是这只狐狸。
带着猎物,张生匆匆离开了山林。
回到家中,他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今晚的遭遇,久久无法入睡。
这个夜晚的经历,让他对这片熟悉的山林,有了新的敬畏之心。
此后,张生每次进入山林打猎,都会想起那个神秘的夜晚,和那两个诡异的小人。
这段离奇的经历,也成为了他茶余饭后,向乡亲们讲述的奇谈。
3.小翠 狐女小翠:一场跨越宿命的救赎与爱恋在风景如画的越地,住着一位王太常。
他年少时,有一回白日躺在榻上休憩。
忽然,天色骤变,阴云密布,惊雷轰鸣。
一个身形比猫还大的生灵,慌慌张张地钻到他身下,瑟瑟发抖,久久不肯离去。
过了许久,雨过天晴,那生灵才匆匆跑开。
王太常定睛一看,发现不是猫,顿时惊恐万分,隔着房间呼喊兄长。
兄长听闻,兴奋地说:“弟弟日后必定大富大贵,这是狐仙来躲避雷霆劫难啊!”果然,王太常年少时便高中进士,从县令一路升迁,入朝做了侍御。
王太常有个儿子,名叫元丰。
元丰生性痴傻,十六岁了,还分不清男女。
因此,乡里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王太常为此忧心忡忡。
一天,一位妇人带着一位少女登门,主动提出要将女儿许配给元丰。
王太常夫妇打量少女,只见她笑容甜美,宛如天仙下凡。
王太常欣喜地询问母女二人的姓名,妇人自称虞氏,女儿叫小翠,年方二八。
王太常与妇人商议聘金,妇人说:“我女儿跟着我连糠菜都吃不饱,如今能住进宽敞的房子,使唤奴婢,享用美食,她开心,我也欣慰,难道嫁女儿还能像卖菜一样索求钱财吗?”王夫人听后,十分欢喜,热情款待了母女俩。
妇人让女儿拜见王太常夫妇,叮嘱道:“这是你的公婆,日后要悉心侍奉。
我事务繁忙,先回去了,过几天再来。
”王太常要派仆人备马送她们,妇人推辞说:“我家离得不远,不必麻烦。
”说完,便带着女儿离开了。
小翠似乎并不眷恋母亲,母亲走后,她便在妆奁中翻找花样。
王夫人对她越发喜爱。
几天过去了,妇人一直没来。
王夫人问小翠家住何处,小翠却憨笑着说不清楚。
王太常夫妇只好收拾出别院,为元丰和小翠举办了婚礼。
亲戚们听说王太常给儿子娶了个贫家女,纷纷嘲笑。
可当他们见到小翠的容貌,都惊得说不出话来,议论也随之平息。
小翠聪慧过人,能敏锐察觉公婆的喜怒哀乐。
王太常夫妇对她宠爱有加,只是担心她嫌弃儿子痴傻。
然而,小翠整日笑语盈盈,丝毫不在意。
小翠生性活泼,喜欢用布缝制圆球,踢着玩耍。
她穿着小皮靴,把球踢出去几十步远,让元丰和婢女们奔跑着去捡,常常累得他们满头大汗。
一天,王太常偶然路过,圆球突然飞来,正好砸在他脸上。
小翠和婢女们见状,立刻躲了起来,元丰却还在兴高采烈地追逐圆球。
王太常大怒,捡起石头朝元丰扔去,元丰这才趴在地上哭了起来。
王太常将此事告诉了王夫人,王夫人前去责备小翠。
小翠低着头,微笑着,用手把玩着衣带,还把元丰扮成泥偶取笑。
王夫人见此,怒不可遏,大声责骂小翠。
小翠倚着桌子,摆弄着衣带,既不害怕,也不辩解。
王夫人无奈,只好杖打儿子。
元丰大声哭喊,小翠这才变了脸色,屈膝请求饶恕。
王夫人见小翠求情,怒气顿时消散,放下拐杖走了。
小翠笑着拉着元丰回房,帮他拍去身上的灰尘,擦干眼泪,抚摸着杖痕,又拿枣栗哄他。
元丰这才破涕为笑。
此后,小翠关上房门,把元丰打扮成霸王、沙漠人,自己则穿上艳丽的衣服,束紧细腰,在帐下翩翩起舞;有时还在发髻上插上雉尾,弹奏琵琶,和元丰在屋里嬉笑打闹,日复一日,乐此不疲。
王太常因为儿子痴傻,不忍心过分责备儿媳,即便听说了这些事,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同巷有个王给谏,与王太常相隔十余户,两人向来不合。
当时正值三年一次的官吏考核,王给谏嫉妒王太常掌管河南道,便想趁机陷害他。
王太常得知消息后,忧心忡忡,却又无计可施。
一天晚上,王太常早早睡下。
小翠穿戴整齐,扮成冢宰的模样,剪了素丝当作浓密的胡须,又让两个婢女穿上青衣,扮成虞候,偷偷骑上厩中的马出门,还笑着说:“我要去拜访王先生。
”小翠一行人来到王给谏家门口,故意大声鞭挞随从,喊道:“我要拜访侍御王,怎么会来拜访给谏王呢!”说完,便掉转马头回家。
到了家门口,守门人误以为是真冢宰,急忙跑去通报王太常。
王太常急忙起身迎接,这才知道是儿媳在恶作剧。
王太常怒不可遏,对王夫人说:“人家正想抓我的把柄,她却把闺阁丑事送到人家门口,大祸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