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关灯
    同他一般的黑影跃入大殿,立在他身前三步,与他换了句“杨大哥”。

    此次皇宫之行他们是同来的,只是他算不准朱元璋,便不愿教范遥露面,可眼下,范遥却是不得不露面了。

     诏令递到范遥手上,他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中带了些许苦涩:“你先去吧,这封圣旨好好拿着,明教会没事的。

    ” 他眸子微阖,在阖眸的刹那,烛光的照印下,那一双生得极好看的眼眶里仿佛盈满了泪水。

    一个必然的结局,自当年他便依然知晓。

     范遥捧着那卷冰冷的黄帛,双唇紧抿,泪珠滚落:“杨大哥,保重!”话音未落,再没有毅力去看他,一个转身跃了这个令人感到无比冰凉的红墙宫闱。

    他离开的地方,地上落着几滴晶莹的泪珠…… 看着这一幕兄弟情深,朱元璋只勾了勾嘴角,面无表情。

    他踱步走向一侧内室,从内室里端出了一只托盘,托盘上摆了一只做工精良的酒壶和两只绘着素雅墨梅的酒杯。

    “噹”的一声,托盘落于按上,他执起酒壶,一手扶着酒壶底座,一手握着壶把手。

    浓香醇正的酒气溢满大殿,是宫廷好酒。

    一杯斟满,他将酒壶移到另一只酒杯上方。

     朱元璋用来斟酒的这个酒壶杨逍是有些印象的,此壶的名字,叫做:九曲鸳鸯壶。

    这是专门用来下毒的,不仅隐秘且难教人发觉,甚至这九曲鸳鸯壶在江湖上已经消失多年了。

    壶内被隔断成两块,由壶底的机关控制,要它是佳酿就是佳酿,要它是毒酒就是毒酒。

     就这一会儿功夫,朱元璋已经端着两杯酒走到杨逍面前,将其中一杯递给杨逍,他面上笑意更甚:“属下敬杨左使一杯,左使请。

    ”仿佛犹在当年。

     杨逍抬手接酒,嘴角泛起一抹苦笑。

    两杯相碰,一饮而尽。

    “哐当”一声,酒杯掉落玉砖。

    也几乎同时,杨逍的身影“噗通”一声倒了下去,嘴角的黑血源源不断的往外涌,双眸已经无神。

    再片刻,气息亦绝。

     朱元璋放下酒杯,望着杨逍的尸身仰天长叹:“杨逍,我怕的不是明教,而是你啊。

    从淮业开始,我便知自己已经容不下你。

    功高盖主,杨教主你的功太高了,天下人知杨逍胜于知我,作为一国之主,我无论如何是不能让你活着离开的。

    你对我有知遇之恩,可如果我只是朱老四,你我或许尚能同坐共饮。

    杨左使,安息吧……以你一人之死换万人之生,这从来都是你想要的。

    ” “来人!”他大声唤道。

     宫门口那些被杨逍点了穴的人不能动弹,可偏偏还是有一队兵卒到了朱元璋面前。

    也是,这本来就是朱元璋为杨逍设下的一个局,他岂会真的将自己置于那样的境地?可凭杨逍的能力,要杀他还是易如反掌。

    他赌的是人心。

    帝王最会琢磨的就是人心,而朱元璋清楚的知道杨逍不会杀他,也不能杀他,所以他才能肆无忌惮的安排这一切。

     “万岁。

    ”一队八人齐齐跪倒在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阖了眸子,长长叹道:“把他拖到城外乱葬岗,随便找个地方埋了。

    ”他忽然睁眼,认真嘱咐道,“要看着他被埋入黄土,不要立坟头、不要立墓碑,就处理得跟原来一样,其余的什么都不要做。

    ” 他要杨逍在世上彻彻底底的消失,连一个坟茔、一个墓碑都不给世人留下。

    就好像他在人间蒸发了一般,除了他和这八个兵卒,没有人知道杨逍死了的事。

    当然,不久之后,这八个人也将会不存于世。

     “是。

    ”八人答应后便拖着杨逍的尸身往城外乱葬岗去了。

    倘若他们知道了朱元璋心中所想,定是怎也不肯接这门差事的。

     第一百七十八章:故人 时隔一月,江南茶馆里的一处不是那么起眼的窗口边上坐了一个身穿黑衣、墨发掺白的男子,他对面所坐之人穿了一身淡淡的素黄色长裙,发间簪了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