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刘渊称汉

关灯
     刘渊本来在西晋朝廷当人质,八王之乱爆发后,他瞅准机会跟成都王司马颖(yǐng)说:“老大,我老家匈奴人都听我的,让我回去招兵,帮你打天下!”司马颖正愁没人卖命,立刻答应了。

    没想到刘渊一回到匈奴部落,转头就竖起反旗:“晋朝那帮王爷太菜了,咱们自己干!” 《资治通鉴》记载了刘渊的起兵宣言:“今晋氏犹在,诸部虽衰,犹足有为。

    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绍:继承)意思是说,我是汉朝外甥,现在晋朝不行了,我得“继承”汉朝基业。

    这招太妙了——用“汉甥”身份拉拢汉族百姓,又用匈奴血统凝聚本族力量,相当于搞了个“合资企业”。

     当时有个匈奴贵族不理解:“咱们是匈奴人,为啥要认汉朝当祖宗?”刘渊拍着他的肩膀说:“老弟,格局小了吧?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咱们借‘汉朝’的壳上市,这叫‘品牌效应’。

    ”果然,很多对西晋失望的汉族士人,听说“汉朝复兴”,纷纷跑来投奔。

     四、“汉国”开张:从“匈奴大汗”到“汉王”的跨界操作 公元304年,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正式建国,国号“汉”,自称“汉王”。

    建国大典上发生了件趣事:他让人把刘邦、刘秀、刘备的牌位供起来,自己带头磕头。

    有个匈奴老臣当场就哭了:“咱们冒顿单于的子孙,咋给汉人皇帝磕头呢?”刘渊瞪他一眼:“要想当中原皇帝,就得按中原规矩来!” 《晋书》里记载了刘渊的治国方针:“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三祖五宗:汉朝的历代皇帝)这手“认祖归宗”玩得炉火纯青——追尊蜀汉后主刘禅,等于把自己变成“汉朝继承者”,跟三国时期的蜀汉续上了香火。

     更绝的是,刘渊还模仿汉朝制度设置官职,封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有个汉族谋士建议:“大王,咱们得搞点‘仁政’,别学西晋那帮人横征暴敛。

    ”刘渊点点头:“就这么办,从今往后,咱们‘汉国’轻徭薄赋,谁要是敢抢老百姓一针一线,我剁了他!” 五、“胡马窥江”第一枪:刘渊的中原攻略 刘渊建国后,立刻派兵攻打西晋。

    第一仗就打下了上党(今山西长治),缴获了大批粮草。

    晋朝官员吓得屁滚尿流,给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