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创新产业基金会工作会议

关灯
    过分,脸上始终挂着罕见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连带着对走廊里遇到的每一个普通工作人员都主动点头微笑致意。

     这让他感觉有点“不正常”——毕竟平时这位大佬的气场可是以冷硬高效着称。

     上午9点30分,创新产业基金会核心管理层月度会议准时在顶层保密会议室召开。

     参会者仅有二十余人,无一不是掌握着庞大产业命脉的核心骨干。

     长条形会议桌的上首,坐着肖镇和基金会另一位元老,也是肖镇的得力搭档——刘菊香。

     会议分上下半场,上半场是民品业务板块,即复兴产业投资集团的半年工作总结会。

     首先由复兴电子负责人汇报。

     半年时间,复兴电脑在国际市场攻城掠地,累计出口325万台;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及耗材组合出口642万套;功能强大的电子计算器更是创下1325万套的惊人销量。

     内销方面,占比32%,其中南方经济活跃地区贡献了73%的份额,北方和西部地区则略显逊色,仅占27%。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汇报人特意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部边陲的天山地区销量竟与西南重镇渝州持平。

     “那是因为天山那边大农场经济搞得很好,”刘菊香适时插话,他主管国内民品市场布局多年,对地方经济情况了如指掌,“机械化程度高,产出效益好,群众普遍收入比京郊都要高不少,购买力自然不弱。

    ” 随后,半导体、精密机械、化工新材料等核心板块负责人逐一汇报进展。

     复兴半导体作为整个电子产业链的上游基石,专注于硅基材料的生产与尖端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金会“赛马机制”的布局下,类似的关键项目,至少有两套甚至三套研发生产班子在同步推进,彼此间既是备份,更是良性竞争。

     宝安投资集团(基金会控制的另一重要实体)旗下的同类项目就是复兴半导体的直接竞争对手。

     这种内部竞争极大地激发了活力和效率,许多项目上,复兴系后来居上,反超了起步更早的对手。

     原因无他,研发生产的成果直接与团队每个人的奖金、福利、晋升紧密挂钩,没有人敢懈怠。

     肖镇听着汇报,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敲击。

     时间线是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劲,但也意味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即将到来。

     他心中已有决断,准备在会议后半段或后续单独指示:复兴集团的民品项目必须进一步整合优化,逐步淘汰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大路货”。

     将资源和精力集中在拥有核心技术和更高壁垒的高端产品线上,确保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会议下半场转入军品板块。

    气氛无形中凝重了几分。

    汇报重点聚焦在几笔关键的国际订单上。

     “6月份交付阿根廷的那批装备,22亿美元订单的尾款,对方已严格按照合同,以我方指定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完成支付,相关物资已陆续抵港。

    ”军品负责人刘淮海语气沉稳地汇报道。

     肖镇点点头:“嗯,这笔做得干净利落。

     以物易物虽然麻烦点,但规避了很多风险,也拿到了我们急需的资源,这就很好。

     后面还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大家记住绿票是废纸,硬通货、矿产、资源物资才是硬道理,以后交易尽量不要太多绿票,能交换物资的用物资换。

    ” 接着是更重要的内容:“中东方面,两伊的订单……情况比较复杂。

    ”负责人神色谨慎,“我方已竭尽全力,利用一切合法合规渠道,克服了巨大的运输和国际政治障碍。

     截止9月初,订单总额224亿美元,已完成交付并确认收货的货物价值约占总金额的65%。

     最后一批高价值装备,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