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巡检司

关灯
    了会有什么等着自己。

    此时听到徐政如此说,心里也没太意外。

     等到李逸与牛大从巡检大帐出来,李逸向牛大行了一礼。

    不用说,在徐政手下听令,做着文书工作,一定是牛大帮的忙。

     “二郎不必谢我,是有为叔给右堂写了封信,我只是个送信的。

    ” “还是要多谢牛大哥,没有牛大哥你在右堂身边讲好话,我也不会在右堂手下听帐。

    ” “二郎,刚你在纸上写的是什么?能令右堂惊诧,二郎你真有本事。

    ” “就是一些记事习惯。

    ” 李逸将自己六要素记事习惯说给牛大听,牛大听完也是惊叹,不停的说读书人脑子就是好使。

     等到回到牛家湾村大帐,李逸想起之前这位徐典史如冰山一样的气质,他想知道这位徐典史有没有入品。

     如果严格按照九品制度来看,县衙里面主簿正九品,典史却是不入流,但典史却是吏部铨选官员,这不得不说典史这个职位真的很迷。

     “徐典史有没有入品?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

    不过听说徐典史儒学、武学双修。

    ” 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李逸也没有在意。

    从徐政身上感受到的那股气势不会作假,估计这位徐典史隐藏实力了。

     傍晚,巡检司大帐内,徐政正与一位身着青色文士长衫的男子交谈,此人正是长吉县巡检司巡检张成。

     张成看上去已经四五十岁,举人出身,吏部铨选官员之后到长吉县任巡检司巡检,正九品。

    在陈汉王朝初期,全国各地官员缺口比较大,除进士之外,举人也能得到一个比较高的官职,例如州县正职或者府衙佐贰官,这都已经是五品、六品的官员了。

     到了王朝中期之后,读书人多了,选官基数大。

    但此时,考上进士的读书人都想留在京城,都想留在部委。

    毕竟在部委实习的话,机会更大,因此很多进士群体不愿意下到地方为官,特别是一些偏远地方做官。

    这时候举人往往就会铨选到地方做官,例如县里正职。

     但基数还是太大,特别是举人群体,因此广大的举人群体就需要等吏部铨选,有职位了空缺了,有时候不是你不想去,而是能不能轮到你。

    到这里了举人做官就能做了吗?还是不能,吏部会对符合条件的举人群体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分三等,上中下,吏部根据考核结果分配举人,上等可能去的就是较好的空缺。

     张成就属于等了很多年的老举人,三十多岁中举,此后屡次考取进士不第,终于四十多岁之后接受现实,下到地方为官。

     “计成,何事叫我过来啊?” 计成是典史徐政的表字,显然巡检张成对于徐政将自己从家里叫过来有些不解。

     “兄长看看这个。

    ”徐政没多言,拿出白天李逸的记事纸条递给张成。

     “这,这种记事方式颇为独特啊。

    ”张成感叹。

     “兄长觉得这种记事方式如何?” “简洁明了,这是计成你弄出来的?” “牛家湾一个叫李逸的差役,也是读书人,我已经收在帐下听令。

    我想将这种记事方式呈与县尊,兄长以为如何?” “还不急,为兄觉得倒不如先试验试验,然后再禀明县尊。

    ” 李逸还不知道,他的这个记事方式正被县里的官员们热议着。

    此刻,牛家湾一行人正在大帐里说着芳菲院的雅事呢。

     喜欢修行王朝请大家收藏:()修行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