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知止而贵
关灯
小
中
大
啊?”
“大人,您来到贱舍,是准备以现金钱物等价交换匠人耽误的工期,而非以势压人,”昭明回答,“这说明您很讲究规矩,做事很有分寸,单凭这点就已经比许多人强了。
” “多谢先生夸奖,”来人回答。
“不知先生可愿结交?”他随后问。
“与大人结交,小人诚惶诚恐,”昭明回答,“只有一件事相求,请大人稍微宽限一下百工们的工期。
” “大人,”木匠赶紧趁机跪下,“大人,我等休息完后,立刻到大人家里做工,不敢耽误,请大人开恩啊。
” “行吧,那就一言为定,”来人说。
“多谢大人。
”匠人们一起磕头。
“没事没事,起来吧起来吧。
”来人挥挥手,然后将注意力转回到了昭明的身上。
“在下姓蔡,名为止,现在秦庭中担任廷尉臣。
”他终于自我介绍道。
“蔡大人,”昭明行礼,“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有止必有得,有得必有贵。
大人好名字啊。
” “借兄台吉言,”蔡止笑笑,“今日兄台可有空闲,我请你吃饭。
” “好,”昭明反正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做,于是答应了。
二人来到附近一家客舍里,蔡止点了几个酒菜,两人聊了一些故乡之类的不怎么要紧的话题,蔡止提到他和廷尉李斯是同乡。
“大人的运气真好,”昭明对蔡止说,“李大人最为皇上器重,大人日后有大富贵。
” “你怎么知道?”蔡止笑笑。
“王上看重李大人,难道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吗?”昭明不解。
那可是李斯啊,日后是秦王最为信任的大臣,难道现在还不是? 不对啊,这都前221年了,按说李斯现在应该是权势正胜才对。
“李大人啊,和你我一样,都是外来的人,”蔡止告诉昭明,“再加上又是平民出生,没有什么势力,虽然任高官,但是说不上显贵。
” 昭明沉默了,他忽然回想起,虽然自己对于秦庭的事情有一些历史性的了解,但是自来到这里之后,确实还没有实际的体验过,基本都是靠着后来人对秦的印象行事的。
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情,身处其中的人和后来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于是他想听听蔡止的说法。
“不说这些了,”没想到蔡止还挺谨慎,涉及到他自己的话题他就多聊几句,涉及到李斯的就岔开话题,昭明不想被觉得自己是在试探,于是也没有多问。
“今日你我结识,甚是愉快,”吃完饭以后,蔡止和昭明告别。
“谢大人抬举,”昭明回礼。
“以后有事再聚,”蔡止说,然后转身走了。
“大哥。
”昭明回到家里,五弟赶紧迎上来。
“怎么了?”昭明问他。
“昌平君来了。
”昭胜告诉他。
“什么时候来的,”昭明赶快往里走。
“已经在家里等了有一会了,”昭胜告诉他。
“知道了,”昭明点点头,然后连忙走进屋子里迎接客人去了。
几天不见,昌平君憔悴了许多,他这个人比较简单,心里有什么事都写在脸上,所以现在不用问也能看出来,他是真的很伤心。
“先生啊,”昌平君对着昭明行礼,“我依照你的建议回答了秦王,我们之前所谋划的事情虽然没有败露,但是秦王因为我擅自回秦,将我贬为了庶人。
我马上就要去寿陵守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先生有大才华,不应该和我一起去寿陵那样偏僻的地方,我已经说服了我弟弟昌文君,他答应会好好的对待先生,先生就继续在咸阳居住吧。
”昌平君说。
昌文君?昭明整理了一下他对昌文君有限的了解,这位昌文君是秦国的左丞相,也是昌平君的同母亲弟,从关系上来说是昌平君最为亲近的人。
可是,昭明之前虽然在昌文君府上住过几日,打过照面,但是完全没有交流,并不了解这个人。
别的事情拿不准也就罢了,最为要紧的是,昭明不清楚他们兄弟俩在存楚国这件事上是勠力同心,还是各有心思,这才是问题的关节所在。
“主人,主人啊,”昭明还没有回话,昌平君府上的仆人来了。
“怎么了?”昌平君问他。
“管家今天在街市上被打了,”仆人告诉他,“打架的双方都送到咸阳令那里去了,你快去看看吧。
” “啊?为什么?”昌平君不解。
“管家啊,卖东西的时候和人讲了讲价钱,对方压价压的太多又不肯让步,管家说急了就骂了起来,你也知道,他那个人,着急了只会用楚语骂人,”仆人和昌平君解释。
“眼下秦楚之间刚有交战而秦师败绩,秦国人很多都失去了亲人,听到了楚语,一时之间激起了众怒,所以就打起来了。
”仆人说。
“哎呀,”昌平君无奈的说,“马上就要走了,惹的这是什么事。
”他挥挥手让仆人回去。
“先生见笑了,”他苦笑着对昭明说,“我去处理下人惹的祸去了,先生莫要推辞,以后多照顾照顾我兄弟。
” “此事咱们从长计议,君侯先去处理要紧的事情吧。
”昭明推说道。
昌平君认为,以眼下自身的处境来看,让自己的臣属去依附自己的亲族,已经是很好的主意了。
被削爵夺封的自己已经变为了一届庶人,而弟弟贵为一国之相,应该没有人会拒绝这个条件。
他没想到的是,昭明竟然没有一口答应,心中暗自奇怪。
不过眼下还有更要紧的事情做,于是他先告辞走了。
喜欢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请大家收藏:()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
” “多谢先生夸奖,”来人回答。
“不知先生可愿结交?”他随后问。
“与大人结交,小人诚惶诚恐,”昭明回答,“只有一件事相求,请大人稍微宽限一下百工们的工期。
” “大人,”木匠赶紧趁机跪下,“大人,我等休息完后,立刻到大人家里做工,不敢耽误,请大人开恩啊。
” “行吧,那就一言为定,”来人说。
“多谢大人。
”匠人们一起磕头。
“没事没事,起来吧起来吧。
”来人挥挥手,然后将注意力转回到了昭明的身上。
“在下姓蔡,名为止,现在秦庭中担任廷尉臣。
”他终于自我介绍道。
“蔡大人,”昭明行礼,“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有止必有得,有得必有贵。
大人好名字啊。
” “借兄台吉言,”蔡止笑笑,“今日兄台可有空闲,我请你吃饭。
” “好,”昭明反正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做,于是答应了。
二人来到附近一家客舍里,蔡止点了几个酒菜,两人聊了一些故乡之类的不怎么要紧的话题,蔡止提到他和廷尉李斯是同乡。
“大人的运气真好,”昭明对蔡止说,“李大人最为皇上器重,大人日后有大富贵。
” “你怎么知道?”蔡止笑笑。
“王上看重李大人,难道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吗?”昭明不解。
那可是李斯啊,日后是秦王最为信任的大臣,难道现在还不是? 不对啊,这都前221年了,按说李斯现在应该是权势正胜才对。
“李大人啊,和你我一样,都是外来的人,”蔡止告诉昭明,“再加上又是平民出生,没有什么势力,虽然任高官,但是说不上显贵。
” 昭明沉默了,他忽然回想起,虽然自己对于秦庭的事情有一些历史性的了解,但是自来到这里之后,确实还没有实际的体验过,基本都是靠着后来人对秦的印象行事的。
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情,身处其中的人和后来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于是他想听听蔡止的说法。
“不说这些了,”没想到蔡止还挺谨慎,涉及到他自己的话题他就多聊几句,涉及到李斯的就岔开话题,昭明不想被觉得自己是在试探,于是也没有多问。
“今日你我结识,甚是愉快,”吃完饭以后,蔡止和昭明告别。
“谢大人抬举,”昭明回礼。
“以后有事再聚,”蔡止说,然后转身走了。
“大哥。
”昭明回到家里,五弟赶紧迎上来。
“怎么了?”昭明问他。
“昌平君来了。
”昭胜告诉他。
“什么时候来的,”昭明赶快往里走。
“已经在家里等了有一会了,”昭胜告诉他。
“知道了,”昭明点点头,然后连忙走进屋子里迎接客人去了。
几天不见,昌平君憔悴了许多,他这个人比较简单,心里有什么事都写在脸上,所以现在不用问也能看出来,他是真的很伤心。
“先生啊,”昌平君对着昭明行礼,“我依照你的建议回答了秦王,我们之前所谋划的事情虽然没有败露,但是秦王因为我擅自回秦,将我贬为了庶人。
我马上就要去寿陵守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先生有大才华,不应该和我一起去寿陵那样偏僻的地方,我已经说服了我弟弟昌文君,他答应会好好的对待先生,先生就继续在咸阳居住吧。
”昌平君说。
昌文君?昭明整理了一下他对昌文君有限的了解,这位昌文君是秦国的左丞相,也是昌平君的同母亲弟,从关系上来说是昌平君最为亲近的人。
可是,昭明之前虽然在昌文君府上住过几日,打过照面,但是完全没有交流,并不了解这个人。
别的事情拿不准也就罢了,最为要紧的是,昭明不清楚他们兄弟俩在存楚国这件事上是勠力同心,还是各有心思,这才是问题的关节所在。
“主人,主人啊,”昭明还没有回话,昌平君府上的仆人来了。
“怎么了?”昌平君问他。
“管家今天在街市上被打了,”仆人告诉他,“打架的双方都送到咸阳令那里去了,你快去看看吧。
” “啊?为什么?”昌平君不解。
“管家啊,卖东西的时候和人讲了讲价钱,对方压价压的太多又不肯让步,管家说急了就骂了起来,你也知道,他那个人,着急了只会用楚语骂人,”仆人和昌平君解释。
“眼下秦楚之间刚有交战而秦师败绩,秦国人很多都失去了亲人,听到了楚语,一时之间激起了众怒,所以就打起来了。
”仆人说。
“哎呀,”昌平君无奈的说,“马上就要走了,惹的这是什么事。
”他挥挥手让仆人回去。
“先生见笑了,”他苦笑着对昭明说,“我去处理下人惹的祸去了,先生莫要推辞,以后多照顾照顾我兄弟。
” “此事咱们从长计议,君侯先去处理要紧的事情吧。
”昭明推说道。
昌平君认为,以眼下自身的处境来看,让自己的臣属去依附自己的亲族,已经是很好的主意了。
被削爵夺封的自己已经变为了一届庶人,而弟弟贵为一国之相,应该没有人会拒绝这个条件。
他没想到的是,昭明竟然没有一口答应,心中暗自奇怪。
不过眼下还有更要紧的事情做,于是他先告辞走了。
喜欢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请大家收藏:()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