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价值两千万的龙纹端砚
关灯
小
中
大
穿过城门洞,仿佛一步踏入了另一个世界。
与城外山野的宁静不同,城内是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气。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算不上宽阔,但两旁店铺林立,酒旗招展,货摊一个挨着一个。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骡马的嘶鸣声、孩童的嬉闹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喧嚣的声浪,震得朱启明耳膜嗡嗡作响。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牲畜的膻味、草药的苦涩以及某种不知名香料的甜腻,复杂而真实。
这可比历史书上干巴巴的文字描述生动多了。
街道上行人摩肩接踵,男女老少,各色人等。
朱启明注意到,这里的人并非他印象中或者某些影视剧里描绘的那般矮小瘦弱、面黄肌瘦。
不少壮年男子身材魁梧,面色红润,行走间虎虎生风。
女人们虽然大多穿着朴素,但也并非个个缠足,一些年轻女子更是步履轻快。
他们的交谈,也远不是想象中的“之乎者也”,而是带着浓郁地方口音的白话,充满了市井的鲜活与粗砺。
“这位公子,买朵绢花吧,刚做好的!”一个提着花篮的小姑娘凑上前来。
“客官,新到的绸缎,瞧瞧?”布庄的伙计热情地招揽。
朱启明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这就是三百多年前的明末县城,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汽车尾气,却有着一种独特的、原始的生命力。
这种鲜活的景象,是任何史书都无法完全呈现的。
就在他看得出神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旁边响起:“朱……朱大人!” 朱启明转头一看,正是去而复返的陈国柱。
他此刻换上了一身还算干净的短打,脸上带着几分谄媚和不安。
“陈兄,你不是……”朱启明有些意外。
陈国柱搓着手,嘿嘿一笑:“小人刚才……刚才内急,失礼了。
大人初到县城,人生地不熟,小人愿为大人引路。
” 他大概是想明白了,自己刚才那番举动太过失态,万一这看着像是有来头的“朱大人”怪罪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说,刚才那镜子,他偷偷瞄了一眼,确实是神仙宝贝,跟着这位大人,说不定还能捞到些好处。
朱启明见他态度转变,也不点破,顺水推舟道:“如此甚好。
陈兄,这城里可有当铺或者什么寄卖行之类的地方?我想先出手几件货物,探探行情。
” “当铺?”陈国柱眼睛一亮,“有有有!南街就有好几家,最大的一家是‘周记当铺’,老板周员外可是咱们县数一数二的大户。
小人这就带大人过去!”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几条巷子,来到一条更为繁华的街道。
果然,一块“周记当铺”的黑漆金字招牌赫然在目。
铺面不大,但看起来颇为气派。
陈国柱在门口停下,有些局促:“朱大人,小人就不进去了,在外面等您。
”他一个帮差,还是识趣些好。
朱启明点点头,迈步走进当铺。
铺内光线略暗,一个高高的柜台隔开了内外。
柜台后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留着山羊胡,戴着瓜皮帽的半老头子,正低头拨弄着算盘,一副精明干练的模样,想必就是掌柜了。
“客官要当些什么?”掌柜的头也不抬,声音平淡。
朱启明从背包里取出一面巴掌大的小圆镜,递了过去:“掌柜的请看,此物能值几何?” 掌柜的接过镜子,起初还有些
与城外山野的宁静不同,城内是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气。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算不上宽阔,但两旁店铺林立,酒旗招展,货摊一个挨着一个。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骡马的嘶鸣声、孩童的嬉闹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喧嚣的声浪,震得朱启明耳膜嗡嗡作响。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牲畜的膻味、草药的苦涩以及某种不知名香料的甜腻,复杂而真实。
这可比历史书上干巴巴的文字描述生动多了。
街道上行人摩肩接踵,男女老少,各色人等。
朱启明注意到,这里的人并非他印象中或者某些影视剧里描绘的那般矮小瘦弱、面黄肌瘦。
不少壮年男子身材魁梧,面色红润,行走间虎虎生风。
女人们虽然大多穿着朴素,但也并非个个缠足,一些年轻女子更是步履轻快。
他们的交谈,也远不是想象中的“之乎者也”,而是带着浓郁地方口音的白话,充满了市井的鲜活与粗砺。
“这位公子,买朵绢花吧,刚做好的!”一个提着花篮的小姑娘凑上前来。
“客官,新到的绸缎,瞧瞧?”布庄的伙计热情地招揽。
朱启明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这就是三百多年前的明末县城,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汽车尾气,却有着一种独特的、原始的生命力。
这种鲜活的景象,是任何史书都无法完全呈现的。
就在他看得出神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旁边响起:“朱……朱大人!” 朱启明转头一看,正是去而复返的陈国柱。
他此刻换上了一身还算干净的短打,脸上带着几分谄媚和不安。
“陈兄,你不是……”朱启明有些意外。
陈国柱搓着手,嘿嘿一笑:“小人刚才……刚才内急,失礼了。
大人初到县城,人生地不熟,小人愿为大人引路。
” 他大概是想明白了,自己刚才那番举动太过失态,万一这看着像是有来头的“朱大人”怪罪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说,刚才那镜子,他偷偷瞄了一眼,确实是神仙宝贝,跟着这位大人,说不定还能捞到些好处。
朱启明见他态度转变,也不点破,顺水推舟道:“如此甚好。
陈兄,这城里可有当铺或者什么寄卖行之类的地方?我想先出手几件货物,探探行情。
” “当铺?”陈国柱眼睛一亮,“有有有!南街就有好几家,最大的一家是‘周记当铺’,老板周员外可是咱们县数一数二的大户。
小人这就带大人过去!”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几条巷子,来到一条更为繁华的街道。
果然,一块“周记当铺”的黑漆金字招牌赫然在目。
铺面不大,但看起来颇为气派。
陈国柱在门口停下,有些局促:“朱大人,小人就不进去了,在外面等您。
”他一个帮差,还是识趣些好。
朱启明点点头,迈步走进当铺。
铺内光线略暗,一个高高的柜台隔开了内外。
柜台后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留着山羊胡,戴着瓜皮帽的半老头子,正低头拨弄着算盘,一副精明干练的模样,想必就是掌柜了。
“客官要当些什么?”掌柜的头也不抬,声音平淡。
朱启明从背包里取出一面巴掌大的小圆镜,递了过去:“掌柜的请看,此物能值几何?” 掌柜的接过镜子,起初还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