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关灯
    国办学,成为魏文侯的老师,不仅宣扬了孔学,还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为什么德行如此脆弱如此无力?因为德是统治者需要具备的,小老百姓有没有没关系。

    相反,当天下缺德的时候,一个小老百姓太有德行反而是件麻烦事。

     【现实解说】出个谜语:孔子最出色的学生是谁?答案是“门”,因为“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既然“德行”的弟子们都混得不好,逆向思维一下,是不是“缺德”的弟子会混得比较好呢?这个问题值得考虑。

     第六部分颜回 颜回,字子渊,是孔子弟子颜路的儿子,比孔子小三十岁。

    颜回的性格与他的父亲截然不同,性格沉稳好学,不与人争。

    每次孔子上课的时候,颜回都不会举手提问,可是下课之后与同学们谈论,却非常能够发挥,把上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得非常好。

    所以孔子一开始以为他比较愚钝,后来发现他非常聪明。

     孔子认为颜回比自己还要贤,为什么一向骄傲的孔子这样高看颜回呢?因为孔子是理想主义者,颜回则比他更理想主义。

    孔子想把自己的理想主义加于这个世界,颜回则愿意首先自己来实践这个理想主义。

    有的时候孔子对自己的话都有些怀疑,可是颜回坚决信从。

     可以说,颜回就是孔子的完美版。

    或者说,孔子所标榜的,就是颜回所实践的。

     孔子最喜爱的学生就是颜回,远远超过对自己儿子的喜爱。

     尽管看上去安于贫穷,内心里,颜回对于出仕还是很渴望的。

    颜回应该与孔子的母亲是同族,地位低家境贫寒,之所以来学习,当然还是希望出人头地。

    可惜的是,颜回的思想比孔子更保守,性格又迂腐,因此始终没有得到出仕的机会。

    为此,颜回内心非常焦急,不到三十岁就满头白发。

    最终,年仅四十岁就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有些奇怪的是,颜回为什么没有在孔子的学校中工作?孔子的很多学生都留在孔子身边担任助教和教务一类的工作,收入也算不错。

    那么,为什么孔子最赏识的学生反而没有留下来?孔子不留他?还是颜回不愿意留下来? 颜回,是后世书呆子的典型形象。

     6.1(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

    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 【解析】孔子一开始认为颜回很蠢,可是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颜回是孔子的弟子颜路的儿子,说起来,应该与孔子的母亲同族。

    颜回个性比较平淡,语言较少,上课的时候不爱参加讨论,但是听讲非常认真,并且从来没有懈怠的时候。

    时间长了,孔子怀疑这小子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后来私下考察,发现颜回其实对自己的课理解得很好,并且能够有所发挥,这才知道颜回其实很聪明。

     所以,这段话应该是颜回入学时间不长时说的。

     【现实解说】有的人比较闷,善于思考,不善于交流。

    虽然善于思考,可是不表达出来也不行。

    孔子这段话让人想起《水浒传》中潘金莲说武大郎:一叫不回头,再叫合身转。

    说起来,武大郎也是个有思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