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灯
小
中
大
《论语》的篇章顺序,于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子思想的变化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个人的命运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到概念内涵的变化。
于是,也就能很容易分辨孔子的什么话是精髓,什么话是垃圾。
孔子是儒家吗?是的。
但是并不仅仅是儒家。
孔子初期是儒家,崇拜周公,之后成为儒法家,对管仲子产这样的法家非常崇拜,最终,孔子成为了道家,老子是他的偶像。
所以,孔子一开始讲周礼、之后讲仁德,晚年讲道讲天命。
孔子的为人非常睿智,也很现实,懂得变通。
孔子大多数的言论充满智慧,非常有价值。
可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孔子晚年之时老年痴呆症状明显,狭隘偏执多疑,这个时候喜欢骂人抱怨,所以这时候的言论基本没有价值,如果去照背照做,不如不学。
体例 1.按照时间、人物和概念线索,将《论语》原文进行重新编排,依旧分为二十篇。
2.每篇开头,是对这一篇内容的概括总结。
3.每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原文、译文、解析和现实解说。
解析中,会运用“现场还原”方法,将原话放回背景中进行还原。
4.每章有两个排序编码,括号外是按本书的排序,括号内是原排序。
这样的做法,是为了方便读者查对对照。
5.排序编码后面,按照与旧译法的不同程度加星。
与旧译法完全相同的,不加星;略有区别的,一星★;差别较大的,三星★★★;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五星★★★★★。
重要概念 仁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后来被引用最多的一个概念。
可是,什么是仁?从来没有过准确的说法,长期以来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正因为模糊,讲解者得以随意发挥和解释。
此前所有《论语》的解读,提到“仁”的地方,都是直接翻译成“仁”或者“仁德”、“仁义”,都是蒙混过关。
所以,学习《论语》,首先要弄懂这个“仁”字。
从字形上看,仁从人,从二。
意思是两个人在一起,两个人愿意走在一起,表明相互之间都有亲近的要求,否则就不会走在一起。
因此本义:两个人亲近友爱。
按《说文》:仁,亲也。
按《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
什么是孔子的“仁”?孔子讲的是处世之道,因此“仁”是一种方法,什么方法?人和人相处的方法。
因此,我们给“仁”两个定义:良好的人际关系;较高的情商。
两个定义的含义是一样的。
因为这是人际关系,多数情况下是平等的关系,因为孔子对弟子们说“仁”说得比较多。
不管是弟子们“问仁”还是孔子“论仁”,讲的多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德 德,是孔子学说中另一个最重要的概念。
对于这个概念,历来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但是也都是蒙混过关,也都是含糊其辞,也都是模糊处理。
于是,也就能很容易分辨孔子的什么话是精髓,什么话是垃圾。
孔子是儒家吗?是的。
但是并不仅仅是儒家。
孔子初期是儒家,崇拜周公,之后成为儒法家,对管仲子产这样的法家非常崇拜,最终,孔子成为了道家,老子是他的偶像。
所以,孔子一开始讲周礼、之后讲仁德,晚年讲道讲天命。
孔子的为人非常睿智,也很现实,懂得变通。
孔子大多数的言论充满智慧,非常有价值。
可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孔子晚年之时老年痴呆症状明显,狭隘偏执多疑,这个时候喜欢骂人抱怨,所以这时候的言论基本没有价值,如果去照背照做,不如不学。
体例 1.按照时间、人物和概念线索,将《论语》原文进行重新编排,依旧分为二十篇。
2.每篇开头,是对这一篇内容的概括总结。
3.每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原文、译文、解析和现实解说。
解析中,会运用“现场还原”方法,将原话放回背景中进行还原。
4.每章有两个排序编码,括号外是按本书的排序,括号内是原排序。
这样的做法,是为了方便读者查对对照。
5.排序编码后面,按照与旧译法的不同程度加星。
与旧译法完全相同的,不加星;略有区别的,一星★;差别较大的,三星★★★;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五星★★★★★。
重要概念 仁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后来被引用最多的一个概念。
可是,什么是仁?从来没有过准确的说法,长期以来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正因为模糊,讲解者得以随意发挥和解释。
此前所有《论语》的解读,提到“仁”的地方,都是直接翻译成“仁”或者“仁德”、“仁义”,都是蒙混过关。
所以,学习《论语》,首先要弄懂这个“仁”字。
从字形上看,仁从人,从二。
意思是两个人在一起,两个人愿意走在一起,表明相互之间都有亲近的要求,否则就不会走在一起。
因此本义:两个人亲近友爱。
按《说文》:仁,亲也。
按《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
什么是孔子的“仁”?孔子讲的是处世之道,因此“仁”是一种方法,什么方法?人和人相处的方法。
因此,我们给“仁”两个定义:良好的人际关系;较高的情商。
两个定义的含义是一样的。
因为这是人际关系,多数情况下是平等的关系,因为孔子对弟子们说“仁”说得比较多。
不管是弟子们“问仁”还是孔子“论仁”,讲的多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德 德,是孔子学说中另一个最重要的概念。
对于这个概念,历来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但是也都是蒙混过关,也都是含糊其辞,也都是模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