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五味

关灯
    小岳:大家好!我是小岳。

    旁边这位是我的好搭档老孙。

     老孙:大家好。

     小岳:嘿,老孙呐,今天咱聊点高深的,《黄帝内经》里的“五味”,您看怎么样? 老孙:哟,好呀!这可有点难度,你给我讲讲呗。

     小岳:得嘞!听好了,这黄帝就问啦:“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 老孙:这啥意思啊?你可别拽文,说点我能听懂的。

     小岳:就是黄帝问啊,说五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进了咱身体,是怎么分别跑到五脏里去的呢? 老孙:哦,原来是这意思。

    那有人回答吗? 小岳:有啊,伯高就说了:“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

    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 老孙:好家伙,一大串,你快解释解释。

     小岳:这就是说啊,胃就像是五脏六腑的大仓库,吃进去的东西都先到胃里,然后五脏六腑都从胃这儿吸收营养。

    五味呢,各有各喜欢去的地方,酸味的食物先跑到肝里,苦味的先去心,甘味的先找脾,辛味的先奔肺,咸味的先入肾。

    等食物的精华变成津液,在身体里运行起来,营卫之气也通畅了,剩下的就变成糟粕,按顺序排出去啦。

     老孙:原来吃的东西还有这么多门道呢。

    那黄帝还问啥了? 小岳:黄帝又问啦:“营卫之行奈何?” 老孙:又听不懂了,这问的啥呀? 小岳:就是问营气和卫气是怎么在身体里运行的。

     老孙:那答案呢? 小岳:伯高就回答说:“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

    天地之精,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 老孙:越听越迷糊,你快给我讲讲。

     小岳:简单说,食物进了胃,那些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先从胃跑到上焦和下焦,去滋养五脏。

    然后分
undefined